朱伟教授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论文 — 消耗谷胱甘肽的有机金属纳米佐剂用于NIR-II光热免疫治疗
发布人:谭晓慧    发布时间:2022-04-02    浏览次数:496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朱伟教授联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教授在国际著名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IF=30.849)杂志上在线发表题目为“Glutathione-Depleting Organic Metal Adjuvants for Effective NIR-II Photothermal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陈韵为第一作者华南理工大学为第一单位。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201706

 图1. 有机金属纳米佐剂介导的NIR-II光热免疫治疗示意图

光热治疗凭借其局部、高效、副作用小等优势成为了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技术,能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功能发挥抗肿瘤效果。最新研究表明光热治疗不仅能对肿瘤组织造成损伤,也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而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将光热治疗与免疫治疗结合能达到协同抗肿瘤作用。然而肿瘤细胞的低免疫原性和较低的免疫响应限制了光热免疫治疗的疗效。

该研究通过调控不同的电子受体和电子给体实现超分子组装获得具有NIR-II光热治疗和光声成像性能的有机金属纳米粒子,其具有制备简单,底物范围广,易于获得,可调控光学性质等优势。获得的OMAs还具有氧化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的性能,同时也可以与半胱氨酸发生缩合,在细胞中阻碍了谷胱甘肽的合成,其既促进了谷胱甘肽的消耗也降低了谷胱甘肽的合成,造成氧化还原失衡,促进了细胞内ROS的升高。OMAs通过协同谷胱甘肽消耗与NIR-II光热治疗,不仅促进了ICD效应增强了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也促进了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增T细胞的浸润。此外,通过协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PD-1),其不仅清除了原位瘤,也进一步的抑制了远端瘤,获得了有效的光热免疫治疗效果。所制备的有机金属纳米佐剂不仅为增强光热免疫治疗疗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策略,同时也指导开发了有机金属库,以满足肿瘤治疗中的多方面需求。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2047)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691063)等项目的支持。


温馨提示×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务公开信息敬请登录学校统一门户“本单位动态”栏查看。谢谢!
统一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