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单位:
当前,国内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等特点,广州及周边城市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学校校园防疫难度持续增大。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广东省2022年春季学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等上级会议精神,切实守护全体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加强近期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压紧疫情防控政治责任
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切实增强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近期原则上不出差,要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在学校组织疫情防控工作。各级领导干部不得未经批准离穗;擅自离开的,一旦发生疫情事件,学校将加倍问责。要对防控漏洞再排查、防控重点再巩固、防控要求再落实,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方。
二、严格落实校园管控措施
(一)加强校门管理。保卫部(处)、大学城校区管委会办公室、国际校区综合事务办公室等单位负责,加强各校区校门管理,无关人员及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所有进入校园的人员必须同时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各受访单位需对来访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提前审核,符合疫情防控要求方可进入,进入校园的校外人员需提前预约。
(二)加强聚集性活动管理。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科学技术研究院、社科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保卫部(处)等单位分工负责,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审批与管理。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审批程序。原则上暂停校内大型聚集性会议、培训、活动,确需举办的须报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正常室内教育教学活动需全员全程佩戴口罩。
(三)加强校内重点场所管控。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资产管理处、后勤处、图书馆、体育学院等单位负责,相关单位配合,加强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食堂、体育馆和快递点等重点场所管控,准备充足的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等,组织志愿者开展秩序维护,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扫码进入规定。要切实做好重点场所定期通风换气,扎实开展环境监测、卫生清洁和消毒消杀等工作。
三、加强师生员工健康管理
(一)加强日常健康监测。学生工作部(处)、人事处、离退休工作处、校医院等单位牵头,各单位负责,持续完善“五本台账”,精准排查14天内有涉疫地区旅居史师生员工,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置”防控策略有效实施。
(二)全体学生恢复每日健康打卡制度。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各院(系)负责,及时掌握学生打卡情况,精准掌握每位学生当前停留地区、近期行程和健康情况等关键信息,落实“晨午检”及随机点名制度,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三)加快推进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校医院牵头,各单位负责,深入做好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和组织动员工作,努力做到师生应接尽接,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四、严格师生外出返校管理
(一)教职工
1.严格执行“非必要不离穗”。如确有必要计划出行的教职工,须在行前填写“教职工离穗申请表”,详细说明行程安排,报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中国籍教职工离穗出境须所在单位和人事处审批。外籍教职工离穗出境须所在单位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审批,人事处备案。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做到工作生活“两点一线”。
2.实行返穗教职工及同行亲属备案制度。各单位网格员应每日及时、准确填写《当日从外地返穗教职工或亲属情况登记表》,并于当日22:00前报人事处邮箱rsc@scut.edu.cn。
3.加强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返穗人员管理。凡从中风险地区返穗的教职工,需提供近3天核酸检测报告(检测结果为阴性),并报所在单位审批,返穗后按照所在街道和疾控部门的规定进行管理;处高风险地区的教职工原则上不得返穗;教职工境外返穗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二)学生
1.严格执行“非必要不出校”。全体学生非必要不跨校区流动,非必要不离穗。按照“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学生外出须登录“My pass”系统申请,并经所在院(系)审批。所有学生进出学校须主动出示“My pass”外出申请审批同意页面,并配合测温验码。
2.加强中高风险地区返穗学生管理。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行程的学生暂不返校,14天内有省外行程的学生凭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入校;所有离开常住地返校学生,在返校后,须立即向所在院系报备,48小时内自行做一次核酸检测,并按院系指引做好相应的防疫工作。
3.加强非全日制、校外居住和实习学生管理。为减少人员流动,原则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班、研修班、培训班的周末课程全部转为线上进行;校外居住的学生暂不返校,其所在教学班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方式;校外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有住宿者暂不返校,校外无住宿者暂停外出实习。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