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2019年度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中期考核评审结果通报
发布人:刘玉燕    发布时间:2019-06-20    浏览次数:1561
各位同学:

学院于2019617日组织院内外专家开展了2018-2019年度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中期考核评审,本年度立项的10个重点制项目、4个申请优秀的导师制项目、2iGEM预选队伍共计16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答辩,29个导师制项目通过函评评审。其中,10个重点项目中有优秀2个、良好2个、通过5个、不通过1个,不通过项目将转为导师制项目继续开展,总资助额度将降为15000元;33个导师制项目有2个优秀、1个良好、30个通过;2iGEM预选项目中,1个项目通过考核,将获得前往美国参赛的资格,另一项目获得2万元的实验经费资助。现将具体考核结果通报如下:

(一)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申报人

成员名单

指导

老师

考核

结果

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产氢特性研究

李文曦

张梦丽、程尉

朱明军

优秀

斑块和LDs的双功能荧光探针的合成与设计

邱钰泰

闫春晓、杨菖洋

张雷

优秀

毕赤酵母无细胞系统开发与应用

黄大富

陈彦权、申雪纯、刘帅猛

林影

良好

高产13丙二醇丁酸梭菌筛选及代谢工程改造

张凌蔚

王宝如、石云鹏、郭武臣、林钧浩

王菊芳

良好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血小板结合机理的单分子研究

刘家韵

文易、蔡伟栋、李极寒、刘湘

肖波涛

通过

纳米银-伏立康睉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郑艺圆

张诗佩、熊心仪、吴汉山

张雷

通过

CRISPR/Cas9技术介导的帕金森病相关的GBA调控元件鉴定及其变异研究

李欣

赵思思、蔡富强

凌飞

通过

基于SPE-UPLC-Q-TOF-MS技术的甘草苷治疗抑郁症的代谢组学研究

张丽萍

郭新秀、游慧娟、林章兴、赵端诚

周婷

通过

C.glutamicum中转录因子AmtR功能的研究

王小琴

邬昊桐、张卦、黄伟欣

郑穗平

通过

贪铜菌同步脱氮除酚特性及机理研究

赵承湉

张宇翔、杨国傲、周雯慧

罗立新

不通过

(二)        导师制项目

项目名称

申报人

成员名单

指导

老师

考核

结果

蛋白镶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刘明悦

马剑春、向韬、卢竑奕、范祖延

赵镭、叶燕锐

优秀

基于ctDNA甲基化水平的肺癌综合诊断评分模型的构建

陈绮晴

覃静欣、龙润东、李嘉欣、严诗凡

杜红丽

优秀

竹红色素和竹黄色素多糖成分的发酵和活性研究

杨婕

王鹏强、陈婉桐、李岳樵、李恒润

田霄飞

良好

利用纤维素合成海藻糖的非细胞合成体系的设计及应用

陈舒婷

易莹、钟懿珊、夏凌华、张仕鹏

郑穗平

通过

基于代谢组学的LS-17485抗肝细胞癌机理研究

龙锐凯

黄诗筠、冯梓滢、何衍慧

关溯

通过

CRISPR/Cas9介导人慢性髓性白细胞细胞(KBM5)PKM2基因敲除研究

万延斌

武鹭婷、莫国圣、邱彤

黄黎珍

通过

用于DNA损伤检测的启动子筛选

黄若柱

杨佳硕、黎其芳

卓敏

通过

乳腺癌进程核心基因筛选及相互作用综合分析

陈逸希

向明珠、陈锋、龙清、邹弘毅

李趣欢

通过

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LAMP快速检测及抗生素药敏检测方法研究

何江

李雨诺、李炫洁、许荣松

李杉

通过

Tcea17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

姜照宁

布丽德尔青、洪斯沛

石晓钟

通过

磷酸化对肿瘤抑制因子p53功能影响的研究

杨思蔓

林颖、邬嫄祺、张家惠

杨小蓉

通过

沃替西汀前药的设计、合成、体外活性与药代动力学评价

张乐乐

路云清、李富林、彭俊诚

李晶

通过

人工生态滤床快速挂膜研究

李标顺

梁伟彬、岳钰淇、杜晨烽

浦跃武

通过

基于SFE-SFC-MS/MS技术的乳腺癌细胞脂质组学研究

赵梅

吉别克·吾兰、陈慧洋

周婷

通过

毕赤酵母从头合成虾青素及其优化

陈昱东

王晓庆、刘佳欣

梁书利

通过

固体琼脂平板分离严格化能自养细菌的局限性及优化

何晓敏

刘嘉豪、吾提格尔

罗剑飞

通过

鉴别细菌生理状态的染色办法

谭漫泉

刘威、冯永盛

吴海珍

通过

大肠杆菌菌影疫苗制备平台的构建

    

蓝雨盈、何晨峰、方佳

马毅

通过

草废弃物预处理及同步糖化发酵产乙醇和琥珀酸的研究

张盼

程尉、王妍茹

朱明军

通过

酪丁酸梭菌利用淀粉基原料产丁酸的代谢工程改造和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陈维奇

童泽林、郝方润、杨拥军

傅宏鑫

通过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潜在检测新靶点的选择和验证

席彬彬

廖海丽、李昀姬

陈萍、叶燕锐

通过

基于标签/捕获蛋白系统的酶环化和固定化的方法

耐菲莎

许超杰、曾浩锋、陈玲伽

叶燕锐、赵镭

通过

粘质沙雷氏菌产红色素的发酵优化、色素纯化及结构鉴定

瞿素怡

杨鑫、郭超越

崔堂兵

通过

大肠杆菌中基于pH开关的基因线路构建与测试

黄浩正

陈苇萱、周雨欣、马玲玲

林章凛、杨晓锋

通过

混菌发酵南方复合水果果酒的研究

王秋茹

凌贺、陈睿、阿特娜依·哈拉木别克

周世水

通过

多液相酶法同步提取南极磷虾多活性组份的研究

张艳

张晓敏、张钰鹏

李志刚、杨博

通过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miRNA差异表达分析

许泽坚

张展华、杨洋、王林、谢子峰

李趣欢

通过

罗氏沼虾肠道微生物分离及抑菌作用分析

韩泓贝

刘睿敏、熊映红

林影

通过

链霉菌高效水解羽毛机制及应用研究

汪伟滨

廖阔、胡家豪、雷谨铭

罗晓春

通过

基因敲除甘氨酸脱羧酶系基因GCV1GCV2构建低甲醇生成酿酒酵母的研究

陈宏明

刘涛、邹宇扬

周世水

通过

源自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PET水解酶的高效重组表达

曹贺铭

王衡臣、王健、范文睿

潘力

通过

在大肠杆菌中通过结合DszC脱敏工程何过表达提高对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脱硫效率

吴逸轩

张为、彭启睿、地里努尔

林影

通过

短肽重组表达体系构建及蓝铜胜肽的表达制备

周阳

姚映苗、张颖、陈晓诗、王馨宜

李爽

通过

(三)        iGEM预选项目

项目名称

申报人

成员名单

指导

老师

考核

结果

大肠杆菌多酶体系适配性优化方法的构建与应用

龙润东

龙润东、郑艺圆、钟晓蕴、陈鸿倩、张天一、徐宽、邬嫄祺、陈晓敏、潘昊、钟炳旭、董雨竹、王颖、李旭纯、李霞芳

杨晓锋

通过

基于酪丁酸梭菌内源性CRISPR系统的碳固定模块构建与底盘优化

陈逸希

林雯炀、蔡菲菲、赵承湉、翁烨天、李炫洁、汪伟滨、赖文龙、邱钰泰

王菊芳

不通过

公示时间:2019620日至626日。如有异议,可通过来访及来电提出意见。

联系人:刘玉燕

联系电话:020-39380699

联系地址: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B6-203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九年六月二十日


温馨提示×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务公开信息敬请登录学校统一门户“本单位动态”栏查看。谢谢!
统一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