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管理流程规定
发布人:周媛媛    发布时间:2015-09-10    浏览次数:444

  20107月颁发执行,20131130日修订)

依据《华南理工大学本科课程建设基本要求》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关于加强新教师课程教学辅导及试讲工作的通知》,结合我院本科教学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以规范我院本科课程建设以及本科任教管理的流程。

一、     教学大纲的制定流程

各系教学计划制定和修改由系主任依据专业发展特点与规范,,组织本系教师讨论确认教学计划的各门课程的学分、学时、性质的设置,最后报送纸版及电子版的教学计划给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纸版教学大纲需本系开会确认的全部教师签字(需本系三分之二以上的老师出席才有效)。

工作流程如下:

教学计划制定论证会(各系2/3以上教师出席)

确定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出席教师签字)

报送学院(签字的纸版一份、电子版一份)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

二、     新增课程的设置工作流程

各系根据本系的师资、专业发展需求新增课程时,需在教学计划制定的同时,报送新增课程论证方案(论证表见本附件1),就师资力量、社会需求、实验设备现状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课程建设的详细论证,通过可行性论证的课程方可报送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开出,并同时完成学校要求报送的新课程开设的其他教学文档。工作流程如下:

新增课程论证会(新增课程系3-5名副教授以上教师出席)

具备开出可行性的课程,有3-5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签字确认

报送学院(论证表需参会教师签字)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

三、教师测评流程

各系根据本系师资,安排新入职教师或者无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课程,均须由安排该教师上课的系组成任课能力测评及格,由学院教学小组审核通过后方能担任课程主讲老师。测评小组(三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对该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议,评议成绩低于60分合格线的教师不能担任该新课程的任课教师。(教师测评表见本附件2)。另:对于学生测评连续两次排名5%以下,由教务处责成整改的教师,同样需要所在系组织整改和教学能力测评。

各系由3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组成测评小组

进行试讲评议和打分

报送学院测评表(评议教师签字)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

 

附件1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增本科课程论证表

 

新增课程名称

 

预开设的专业及年级:

 

该课程开设要求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课程要求

 

 

该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阐述

 

 

该课程建设所需的各项的各项经费、场地、设备要求是否达到要求(新增的实验课程必须填写此项内容)

 

 

该课程开出后能讲授该课程的师资说明(教师姓名、职称,其中排第一位的教师为该课程建设负责教师)

姓名(职称)

曾主讲的课程

签名

 

 

 

 

 

 

 

 

 

 

 

 

 

 

 

 

 

 

 

 

 

最终论证意见

 

                                  论证小组组长(签名):

                                        
日期:

 
 
 
 
 
 
 
 
 

论证小组成员签名(开课系出席论证会议的教师,需该系2/3以上的教师出席论证会议):

 
 
 
         

 

 

附件2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能力测评表

 

测评教师姓名:

 

所在院系:

 

曾任教科目(课程名称、学时、上课年级专业):

 

 

待任教课程(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时)

 

 

测评打分项目及评分要求

 

项目

项目要求

分值

 

教学设计(30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能抓住要点、体现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20

善于组织课堂教学,熟悉教案,讲授正确,适当运用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正确把握课型特点

 

 

教学技能(30

普通话准确,表达流畅清晰,板书规范合理,教学组织严密

 

 

教学效果(20

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

 

 

合计评定分数

 

 

综合评价(测评小组组长予以评定):

 

                                        测评小组组长(签名):
                                        
日期:

 
 
 
 
 
 
 

测评小组成员签名(三人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

 
 
 

备注:60分以下为不及格,测评教师不具备讲授新课程的资格。

 

温馨提示×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务公开信息敬请登录学校统一门户“本单位动态”栏查看。谢谢!
统一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