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薛峰 发布时间:2015-09-09 浏览次数:2564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坚实的生物技术与工程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能运用先进技术和方法解决酶化工、微生物工程、生物反应工程、微生物制药、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生物分离提纯技术、生物过程设备、生物功能物质、环境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能独立担负生物工程领域的技术革新、科研开发和管理工作;成为具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良好的职业素养及熟练的专业技能,适应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2.5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生物制药技术 2. 生物化工 3. 食品生物技术 4. 生物催化工程 5. 应用微生物技术(发酵工程) 四、培养方式 采用“三段式”培养方式,即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学位论文。课程学习一般应在1年内完成,实践教学一般不少于6个月,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1年。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入学后两周内指定出培养计划,一般应于第三学期结束前按照《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分流办法》参加中期考核。必修环节:(一)专业实践(6学分)从第二学期末开始,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必须到联合培养基地或导师工作站完成校外实践教学环节,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二)技术讲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5次以上技术报告会。每次应填写“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参加技术讲座考核表”,其中至少3次附不少于1500字由导师签字认可的小结。 五、学分要求 最低总学分:26,必修课可选课分组数:0,必修课学分最低值:18,选修课学分最低值:8 六、学位论文工作 基本要求: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专业实际,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学位论文可结合调查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内容撰写。 1.学位论文开题:第三学期初(2~6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开题报告可在实践单位举行。 2.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第四学期初(4~8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可在实践单位举行。 3.预答辩:第五学期初(2~6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举行预答辩。 4.答辩:第六学期初(1~4周),符合答辩条件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举行答辩。 学位论文写作要求规范按照《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答辩按《华南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的有关规定》执行。公开发表论文的要求,满足以下要求其中一项: 1、在公开出版或发行的学术刊物上,以华南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2、以华南理工大学为第一授权单位,本人为第一发明人或导师为第一发明人、本人为第二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一项 3、以华南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人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本人排名第二,取得鉴定、奖项、版权、新产品等其他学术成果 七、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
性质 | 序号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主讲教师 | 开课单位 | 考核方式 | 备注 | 必修课 | 1 | S000102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0 | 1 | 郭厚佳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笔试 | | 2 | S0001025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0 | 2 | 陶建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笔试 | | 3 | S0002035 | 综合英语 | 64 | 3.0 | 1 | 谭小兵 | 外国语学院 | 笔试+口试 | | 4 | S0003001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54 | 2.0 | 1 | 朱锋峰 | 数学学院 | 笔试 | | 5 | S0710050 | 生命科学高等仪器原理及应用一 | 32 | 2.0 | 1 | 吴振强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实验设计 | | 6 | S0710076 | 微生物生理学 | 32 | 2.0 | 1 | 罗立新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 | | 7 | S0822084 | 生命科学前沿 | 48 | 3.0 | 1 | 导师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论文 | | 8 | S0822085 | 生物科学与工程前沿 | 48 | 3.0 | 1 | 导师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论文 | | | 性质 | 序号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主讲教师 | 开课单位 | 考核方式 | 备注 | 选修课 | 1 | Q0004001 | 研究生职业规划与素质培养(专业学位) | 32 | 2.0 | 2 | 宋广文 | 研究生院 | 笔试 | | 2 | S0002029 | 实用英语写作 | 36 | 1.0 | 2 | 姚楠 | 外国语学院 | 笔试 | | 3 | S0002030 | 商务英语 | 36 | 1.0 | 2 | 赵淑梅 | 外国语学院 | 笔试 | | 4 | S0002034 | 学术交流英语 | 36 | 1.0 | 2 | 仓兰菊 | 外国语学院 | 笔试+口试 | | 5 | S0002037 | 英美文化 | 36 | 1.0 | 2 | 刘曦芬 | 外国语学院 | 笔试 | | 6 | S0002038 | 英文电影欣赏 | 36 | 1.0 | 2 | 陈涛 | 外国语学院 | 笔试 | | 7 | S0002040 | 雅思学习 | 36 | 1.0 | 2 | 谭小兵 | 外国语学院 | 笔试 | | 8 | S0002041 | 托福学习 | 36 | 1.0 | 2 | 张慧明 | 外国语学院 | 笔试 | | 9 | S0002042 | 新闻英语 | 36 | 1.0 | 2 | 肖云华 | 外国语学院 | 笔试 | | 10 | S0710004 | 分子遗传学 | 48 | 3.0 | 1 | 杜红丽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 | | 11 | S0710014 | 分子免疫学 | 32 | 2.0 | 1 | 韩双艳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 | | 12 | S0710021 | 生物信息学 | 32 | 2.0 | 1 | 孟志忠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 | | 13 | S0710025 | 系统生物学 | 32 | 2.0 | 2 | 王斌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论文 | | 14 | S0710083 | 发酵工程制造技术及应用 | 32 | 2.0 | 2 | 吴振强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论文 | | 15 | S0710084 | 药物生物转化 | 32 | 2.0 | 1 | 戴仁科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课程论文 | | 16 | S0710085 | 微生物遗传学 | 32 | 2.0 | 1 | 潘力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 | | 17 | S0710091 | 酶学与酶工程II | 32 | 2.0 | 2 | 林影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课程论文 | | 18 | S0817047 | 生物反应器理论与实践 | 32 | 2.0 | 1 | 朱明军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 | | 19 | S0817116 | 科学实验设计与实验技能 | 32 | 2.0 | 1 | 李爽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 | | 20 | S0822040 | 分子克隆实验技术 | 32 | 2.0 | 1 | 韩双艳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 | | 21 | S0822053 |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 32 | 2.0 | 1 | 浦跃武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论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