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薛峰 发布时间:2015-09-09 浏览次数:9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科研作风以及坚实的发酵工程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广阔的学术视野,掌握学科发展动向及前沿领域,具有较强的独立进行科研,设计和教学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工学博士。 二、学习年限 五年制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校年限(含休学)原则上不得超过8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微生物与代谢工程 2. 生物催化与酶工程 3. 生化工程 四、培养方式 直博生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制。直博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入学后两周内制定出培养计划,第五学期结束前按照《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参加中期考核,并完成社会实践环节。直博生在学期间应参加20次(其中3次为跨一级学科)以上学术报告活动;直博生参加在境外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直博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英文论文,可视为参加5次学术报告会。直博生在学期间须至少参加1次境外学术交流活动(含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项目、校际国际合作项目、研究生赴港澳地区知名高校学术交流活动、台湾高校交换生项目、境外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协议派出学术交流项目等)。 五、学分要求 最低总学分:35,必修课可选课分组数:0,必修课学分最低值:23,选修课学分最低值:12 六、学位论文工作 直博生应在第三学期第8~15周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并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审核表及文献综述报告。直博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2.5年;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每学期应在导师(指导小组)所在的科研团队作3次以上阶段性科研论文或工作进展报告。直博生的学位论文应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理论意义或重大实用价值的课题,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并能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反映作者在本学科中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学位论文写作要求规范按照《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答辩按《华南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的有关规定》执行。公开发表论文的要求,满足以下要求其中一项: 1、本人署名第一,或导师署名第一、本人署名第二,第一署名单位为华南理工大学,在SC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含录用)2篇学术论文(综述性论文除外)(提交审核的论文若为共同第一作者须为首位作者)。 2、本人署名第一,或导师署名第一、本人署名第二,第一署名单位为华南理工大学,在影响因子4.0及以上的SCI检索源期刊(影响因子以论文公开发表前一年为准)上发表(含录用)1篇学术论文(综述性论文除外)(提交审核的论文若为共同第一作者须为首位作者)。 七、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
性质 | 序号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主讲教师 | 开课单位 | 考核方式 | 备注 | 必修课 | 1 | B0001007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36 | 2.0 | 1 | 吴国林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笔试 | | 2 | B0002022 | 国际会议交流与学术论文写作 | 64 | 4.0 | 1 | 外教 | 外国语学院 | 笔试+口试 | | 3 | B0817019 | 生物反应工程 | 48 | 3.0 | 1 | 朱明军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论文 | | 4 | B0822038 | 发酵工程前沿 | 48 | 3.0 | 1 | 导师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论文 | | 5 | S0001025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0 | 2 | 陶建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笔试 | | 6 | S0003001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54 | 2.0 | 1 | 朱锋峰 | 数学学院 | 笔试 | | 7 | S0710021 | 生物信息学 | 32 | 2.0 | 1 | 孟志忠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 | | 8 | S0710076 | 微生物生理学 | 32 | 2.0 | 1 | 罗立新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 | | 9 | S0710085 | 微生物遗传学 | 32 | 2.0 | 1 | 潘力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 | | 10 | S0710091 | 酶学与酶工程II | 32 | 2.0 | 2 | 林影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笔试+课程论文 | | | 性质 | 序号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主讲教师 | 开课单位 | 考核方式 | 备注 | 选修课 | 1 | B0002002 | 第二外语(日语) | 64 | 2.0 | 1 | 贾海平 | 外国语学院 | 笔试 | | 2 | B0002014 | 第二外语(德语) | 72 | 2.0 | 2 | 王玉静 | 外国语学院 | 笔试 | | 3 | B0822023 | 代谢调控与发酵优化控制 | 48 | 3.0 | 1 | 林炜铁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论文 | | 4 | B0822037 | 系统生物学 | 48 | 3.0 | 1 | 潘力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论文 | | 5 | S0004027 | 试验设计和数据评价 | 48 | 3.0 | 1 | 张震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笔试 | | 6 | S0710056 | 计算生物物理与生物信息学 | 48 | 3.0 | 2 | 吴建华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论文 | | 7 | S0817115 | 生化分离工程 | 32 | 2.0 | 2 | 杨博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论文 | | 8 | S0710083 | 发酵工程制造及技术应用 | 48 | 3.0 | 2 | 吴振强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课程论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