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配合学校“双百行动”,在技术帮扶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构建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帮扶格局,通过设计赋能,助力我省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发挥学院学科优势,积极建设组团机构
建筑学院积极投入学校“十大组团”的建设,成立“中国式城乡现代化研究中心”,牵头组建美丽乡村建设组团,统筹学院师生参与乡村建设活动,协调推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实践等工作。
在“百千万工程”技术帮扶工作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帮扶团队包括:为支持学校“双百行动”组建的鹤山、惠来工作队,以及配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百千万工程”建设要求组建的孙一民大师团队(对接广州市从化区、花都区、增城区)、王世福大师团队(对接茂名市高州)、肖大威大师团队(对接韶关市南雄珠玑镇、始兴县顿岗镇)等。
工作队在江门鹤山共和镇开展调研
孙一民教授受聘为梅县区“百千万工程”典型区规划建设总师
副院长王世福教授参加“百千万”实践创新探索主题对话
与共建村镇密切合作,共同打造示范项目
深入村镇建设工作一线,建筑学院院长彭长歆教授带领专家团队近百人次到鹤山和惠来现场调研,省“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首批专家委员王世福、叶红等数十位规划领域专家教授也深入结对地区,问诊把脉、出谋划策、提供支持。
通过多次现场调研与工作交流会,建筑学院专家团队为结对共建地区及帮扶点梳理出工作要点和框架,以示范点、示范带建设为目标导向,结合各村镇实际需求与当地特色资源,拟定具体项目共35项,包括建筑项目6项、规划项目24项、景观项目5项。
工作队师生在惠来邦山村
工作队师生在惠来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助力项目落地实施
建立长期帮扶工作机制,发挥我院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各专业优势,建立短期及中长期阶段式的综合帮扶方案框架,已在7个村镇形成了项目群同步推进格局,包括增城派潭、花都赤坭、揭阳惠来、江门鹤山、东莞清溪、惠州仲恺高新区。
其中,揭阳惠来是2016年以来长期定点帮扶对象,已实施孔美村村史馆等多个项目,帮助孔美村获批“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打造了服务乡村振兴的“高校样板”。近期,围绕惠来县隆江镇典型镇建设,我院师生驻守现场,为项目实施提供及时且高质高效的技术支持。在2023年启动的江门鹤山帮扶工作中,已构建涵盖所有专业方向、包含6个子项的项目群。
建筑学院鹤山工作队在来苏村汇报阶段性工作成果
建筑学院惠来工作队在隆江镇汇报阶段性工作成果
教学改革与乡村实践相结合,竞赛中师生共创佳绩
结合教学改革,学院持续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探索乡村竹构建筑设计与建造工法;开展一流课程建设,融入乡村建筑遗产保护、绿色建筑、乡村景观营造等核心内容。结合长期以来的帮扶实践经验与研究积累,通过学生工作营、设计竞赛、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方式充分调动师生共同参与机制,实现帮扶与教学相结合。参与结对共建的建筑学院学生年级跨度从本科一年级到硕士、博士研究生,为学生提供了解乡村、为祖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机会。
其中,在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教育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共同举办的“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2023年度)中,我院师生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参赛作品覆盖鹤山来苏、中山左步、中山三乡、德庆悦城、广州从化等多个村镇,参赛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与当地需求的结合点,多项设计成果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的重要基础。
建筑学院师生在增城派潭举行乡村振兴建设设计营
建筑学院师生团队在鹤山开展寒假社会实践
(图文/平辉,初审/黄丽,复审/彭长歆,终审/叶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