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民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基本信息

n     姓名:孙一民

n     性别:男

n     所在系:建筑系

n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n     电话:020-87114961

n     邮箱:arymsun@scut.edu.cn

学习经历

1981~199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95~1997: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高级访问学者(SPURS Fellow

2014.9~2014.10: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1~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1991)、副教授(1993)、教授(2000)、博士生导师(2001

1997.5~1997.9:美国SASAKI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公司,城市设计师

2007~至今: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副主任

2008~202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

教学情况

坚持一线教学,担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建筑设计与原理2》、《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与理论》;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获中组部“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建筑教育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是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核心主持人,出版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体育建筑设计》。

研究方向

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城市设计


学术成果

主持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与省部级课题7项。科技成果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国际工程设计奖9项、国内省级及以上工程设计奖10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和编著、技术手册共11部,专利9项。

作为国内培养的第一位体育建筑博士,体育建筑研究始终坚持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在体育建筑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揭示体育建筑“营”与“建”相辅相成的科学机理,构建基于全过程的可持续大型公共建筑基础理论、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体系,应用于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场馆工程设计,主持奥运(2项)、亚运(3项)、世界大运(1项)、世界军运会(2项)体育场馆及各类体育建筑工程30余项。

长期致力于城市设计领域的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探索,借助大型公共建筑的研究与实践积累,针对我国城市发展模式从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的需求,提出“精明营建”的设计思想,以“集约紧凑”的可持续城市设计方法策略与技术体系在多项城市大型项目中对城市设计的编制、实施和运行进行全方位监测和控制,实现城市设计可持续效能的全过程品质化管理。担任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及南沙、深圳、清远等地城市大型工程的“地区城市总设计师”。

代表作品: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和艺术体操比赛馆、摔跤馆;广州亚运会武术馆、游泳跳水馆、柔道摔跤馆;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城市总设计师、城市设计及控规优化;明珠湾区灵山岛尖C2单元城市设计;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纪念馆;江门市滨江体育中心;深圳市宝安体育场;淮安市体育中心;武汉大学卓尔体育馆、东莞长安镇体育馆等。

 

学术兼职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担任城市设计分会、建筑策划分会、城市街区建设和空间治理分会、居住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建筑学组第七、第八届委员会,成员

 

 

 


版权所有 © 202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