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星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基本信息

n     姓名:张小星

n     性别:男

n     所在系:建筑系

n     职称/职务:讲师、博士、硕士导师、注册规划师

n     电话:020-87114385

n     邮箱:zhangxx@scut.edu.cn

学习经历

1998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

2001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城市规划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17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研究方向

建筑与城市设计、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基于高铁网络的城市发展研究、城市形态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学术成果

一、纵向科研项目

1.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管理单元与历史城镇的有机更新,项目号51678241,本人参与,20168月——202012月,在研,

2.2013年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号2013KB22,本人参与,20131月一201412月,已结题,

3.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全球化进程中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网络组织》,项目号51108184;本人参与,20121月——201412月,已结题,

4.2011年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社会变革与城市形态:基于中国历史的考察》,项目号E080201,本人参与,已结题二。

二、横向科研项目

1. 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竞赛,设计范围3.2平方公里,中标实施, 主要设计人,1999年。

2. 广州市珠江新城高密度住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国际竞赛,设计范围10平方公里,二等奖,主要设计人, 1999年。

3.佛山市中心组团中心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国际竞赛,设计范围43平方公里,并列优胜奖,主要设计人,2003年。

4.河南信阳市南景观轴及行政中心城市设计国际竞赛,设计范围3.5平方公里,优胜奖,主要设计人,2004年。

5.海口市海口外滩规划与景观设计竞赛,设计范围沿海岸线长度6公里,用地53公顷,中标实施,主要设计人,20042005年。

6.广州市南沙饮食城暨桥头公园城市设计竞赛,设计范围80公顷,中标实施,主要设计人,2005年。

7.烟台市福山区青龙山文化广场规划与建筑设计竞赛,用地49公顷,总面积6.3万平方米,优胜奖,主持设计,2008年。

8.湛江市东坡荔园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竞赛,用地1.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中标实施,主持设计,2008-2009年。

9.深圳市坪山新区中心区概念规划国际竞赛,设计范围4.8平方公里,主持设计,2010年。

10.河南大学民生学院规划与建筑设计竞赛,设计范围40公顷,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中标实施,主要设计人,2010年。

11.郑州市常西湖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区域战略规划及城市设计竞赛,优胜奖,设计范围230平方公里,主要设计人,2011年。

12.汕尾市红海湾填海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范围4平方公里,委托,主要设计人,2011年。

 

13.郑州锦艺服装产业园控规及城市设计,设计范围4平方公里,委托,主持设计,2011年。

 

14.广州港老港区转型升级规划研究项目(广州港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标实施,主要设计人,2012-2013年。

15.河南瑞奇地产有限公司汴西新区项目建筑设计竞赛,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中标实施,主持设计,2012-2013年。

16.郑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以西片区建筑综合整治设计,重点设计范围2平方公里,委托设计,主要设计人,2012-2013年。

17.郑州郑东新区石武客专铁路沿线地区城市设计竞赛,设计范围4平方公里,优胜奖,主要设计人,2012-2013年。

18.佛山“十三五”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统筹发展研究,研究范围360平方公里,中标实施,项目主持,201510-12月。

19.惠清高速公路公司少沙管理中心、南昆山管理及培训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总用地220亩,总建筑面积25千平方米,中标实施,主持设计,20163-12月。

20.广州南沙新区亭角地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研究范围4平方公里,重点设计范围1平方公里,中标实施,参与,201612月。

21.罗定市加益镇合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总体规划用地约1平方公里,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用地约40公顷,中标实施,主持设计,201710月。

22.张家港市人民路沿线地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总体规划用地约9平方公里,入围,主持设计,20186月。

23.江西德兴市瑰宝文化艺术馆建筑设计,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中标实施,主持设计,20187月。

三、学术论文

1.《有轨交通转变下的广州火车站地区城市形态发展》,张小星,《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0期。

2.《广州新城市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方案》,王加强、吴桂宁、姜梅、张小星,《新建筑》,20054期。

3.《沉淀历史、突出特色、创新景观――记佛山市新中心城区规划设计创作》,肖大威、黄翼、张小星等,《规划师》,200511期。

4.《根植地域传统文化凸显岭南水乡特色——南沙饮食城城市设计构思》,许自力、郭祥、张小星等,《城市规划学刊》,20065期。

5.《菜花席地竹荫堂——论湛江东坡荔园郊野公园复合规划模式》,孙卫国、张小星等,《中国园林》,20096期。

6.《广州站地区和广州东站地区城市形态特征研究》,张小星,第16届国际城市形态论坛(广州)(国际会议发表并宣读),20099月。

7.《大都市连绵区与城乡互动区——关于戈特曼与麦吉城市理论的比较分析》,于峰、张小星,《城市发展研究》,20101月。

8.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form in the guangzhou railway station area (gzrsa)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by rail transit methods》,2011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rchitecture,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1年。EI光盘版收录。

9.基于地铁出行的广佛城市功能联系研究,赵渺希,王世福,张小星(通讯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6期。EI收录期刊。

10.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分析,张小星,田银生,《新建筑》,2018年第4期。

11.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Rail Stations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 Case of   Guangzhou”(作者:张小星,田银生)已被专著《HANDBOOK ON   TRANSPORT AND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CHINA》(其属于《HANDBOOKS OF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A SERIES》中的一本)采用,将由Edward Elgar 出版,预计出版时间在2018-2019年。

12.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与机制分析,张小星,田银生,《南方建筑》,2019年第1期。

 


版权所有 © 202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