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基本信息


n     姓名:刘铮

n     性别:男

n     所在系:城市规划系

n     职称/职务:副教授

n     电话:——

n     邮箱:liuzheng@scut.edu.cn

学习经历

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建筑学博士(2020

(D.Eng.Sc., KU Leuven, 2020)

华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学博士(2018

(D.E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8)

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士(2010

(B.E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0)

工作经历

2021.03 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

2019.02 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助理研究员

2018.11 2021.2 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学流动站,博士后

2018.01 至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学术秘书

2021.09 至今广东省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学术秘书

教学情况

[1]   《建筑设计基础(一)》,本科生专业必修课,2022至今,主讲教师,128学时/.

[2]   《建筑设计基础(二)》,本科生专业必修课,2021至今,主讲教师,128学时/.

[3]   《建筑设计(一)》,本科生专业必修课,2021至今,主讲教师,128学时/.

[4]   《建筑设计(二)》,本科生专业必修课,2022至今,主讲教师,128学时/.

[5]   《城乡规划设计(二)》,本科生专业必修课,2021,主讲教师,128学时/.

[6]   《城市空间与开发控制》,研究生专业必修课,2021至今,主讲教师,32学时/.

[7]   《土地资源学》,本科生专业选修课,2022年至今,主持教师,32学时/.

[8]   《规划业务实习》,本科生专业必修课,2021年至今,主讲教师,18学时/.

[9]   《建筑认识》,本科生专业必修课,2022年至今,主讲教师,8学时/.

[10]《小建筑测绘》,本科生专业必修课,2022年至今,主讲教师,4学时/.

[11]《城市空间与开发控制》,研究生专业必修课,20172020,助教.

研究方向

都市主义;健康城市与循证规划;蓝绿廊道健康环境治理与规划设计;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

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RESEARCH GRANTS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欧人才”项目,基于中荷比较的“蓝绿廊道”健康环境治理与协作规划方法研究,522115304292022/11-2024/43万元,在研,主持

Principle Investigato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Ref: 52211530429)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健康步行的“蓝绿廊道”空间品质测度与碧道规划应对研究,520081712021/01-2023/1230万元,在研,主持

Principle Investigato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Ref: 52008171)

[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S-CAD政策评估方法的广东碧道规划实效与优化策略研究,2022A15150116342022/1-2024/1210万元,在研,主持

Principle Investigator,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Ref: 2022A1515011634)

[4]   广州市基础研究计划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基于多维环境数据的碧道健康影响评估与循证规划方法研究,2022/1-2024/125万元,在研,主持

Principle Investigator, Guangzhou   Basic and Applied Basic Research Scheme (Ref: 202201010082)

[5]   广州市社科规划2022年度智库课题,如何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2022GZZK172022/6-2023/610万元,在研,主持

Principle Investigator,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Program of Guangzhou (Ref: 2022GZZK17)

[6]   北大-林肯中心2022-2023年度研究基金,多源数据视角下城市水环境治理的住房价格影响研究:以广州为例,2022/6-2023/68万元,在研,主持

Principle Investigator, Peking   University-Lincoln Institute Center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Land Policy

[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植被覆盖变化的绿道规划实效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2019M6629142019/11-2021/028万元,已结题,主持

Principle Investigator,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Ref: 2019M662914)

[8]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复合尺度与多源数据的绿道空间品质测度研究,2019A15150107172019/10-2021/0910万元,已结题,主持

Principle Investigator,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Ref: 2019A1515010717)

[9]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2019年度青年课题,绿道、驿道、碧道:大湾区线性景观规划治理研究,2019GZWTQN032019/10-2020/103万元,结项,主持

Principle Investigator, Guangzhou   Think Tank for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Greater Bay Area (Ref: 2019GZWTQN03)

[10]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羊城青年学人课题,城市网络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与广州优势研究,2019GZGJ072019/01-2020/12,在研,主持

Principle Investigator,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Program of Guangzhou (Ref: 2019GZGJ07)

[11]华南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健康与公平视角下社区微改造的规划实践与协同治理研究,40万元,在研,主持

Principle Investigator,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uble First-rate Development Project

[12]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智库课题,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的健康城市规划与治理研究,ZKXM2021282021/06-2022/123万元,在研,主持

Principle Investigator,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Ref: ZKXM202128)

[13]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博士启动项目,“控规调整”的社区应激反应与治理策略,2018BSXM132018/09-2020/124万元,优秀结题,主持

Principle Investigator,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Ref: 2018BSXM13)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285,基于影响评估的城市设计理念与方法优化研究,2019/01-2022/1261万元,在研,重要参与

Main Researche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Ref: 51878285)

[15]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社会科学类),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南粤古驿道共建、共治与共享模式研究,ZKXM2019012019/05-2021/0510万元,在研,重要参与

Main Researcher,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Ref: ZKXM201901)

[16]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重大委托课题,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研究,2019GZWTZD012018/12-2019/1120万元,已结题,重要参与

Main Researcher, Guangzhou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Development “13th Five-Year” Plan (Ref:   2019GZWTZD01)

[17]“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城市新区规划设计优化技术”2018YFC0704603,城市新区水环境系统与规划设计优化技术,已结题,重要参与

Main Researcher,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Ref: 2018YFC0704603)

[18]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ZB13,大都市区管治视角下绿道发展战略研究:以珠三角为例,已结题,联合负责人

Co-Investigato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 (Ref: 2016ZB13)

[19]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14Z01,推进“三旧”改造,广州城市更新发展研究,优秀结题,重要参与

Main Researcher, Guangzhou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Development “12th Five-Year” Plan (Ref: 14Z01)

[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208202,“形动”耦合视角下的城市开放空间服务能力研究,已结题,参与

Main Researche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Ref: 51208202)

[2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54,中国城市社会来临与智慧城市设计及发展战略研究,69万元,已结题,重要参与

Main Researcher, Major Program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Ref: 11&ZD154)

[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184全球化进程中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网络组织,已结题,参与

Main Researche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Ref: 51108184)

 

期刊论文(PUBLICATIONS

[1]   LIU Z, LIN Y, De MEULDER B, WANG S*. Can greenways perform as a   new planning strategy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9, 187: 81-95.

[2]   LIU Z, Lin Y*, De MEULDER B, WANG S. Heterogeneous landscapes of   urban greenways in Shenzhen Traffic impact, corridor width and land use[J].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20, 55: 12678.

[3]   ZHAO N, LIU Z*, LIN Y, De MEULDER B. User, public and   professional perceptions of the greenway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J].   Sustainability, 2019, 11(24).

[4]   赵楠楠, 刘玉亭, 刘铮*. 新时期“共智共策共享”社区更新与治理模式——基于广州社区微更新实证[J]. 城市发展研究, 2019,   26(04): 117-124.

[5]   王世福, 刘明欣, 邓昭华, 刘铮*. 健康绩效导向的中国城市绿色空间转型策略[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8,   10(4): 16-34.

[6]   王世福, 邓沁雯, 刘铮*. 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角色分析[J]. 规划师, 2018,   34(11): 88-95.

[7]   刘铮, 王世福, 莫浙娟. 校城一体理念下新城式大学城规划的借鉴与反思:以比利时新鲁汶大学城为例[J]. 国际城市规划, 2017,   32(06): 108-115.

[8]   林艳柳, 刘铮, 王世福. 荷兰社会住房政策体系对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 2017,   31(01): 138-145.

[9]   刘铮, 王世福, 赵楠楠. 全球绿道运动中的中国实践:理念思辨与理论展望[J]. 南方建筑, 2017,   180(04): 23-29.

[10] 王世福, 刘铮, 赵渺希, 邓昭华. 2000-2010年广东区域非均衡发展趋势及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2):   32-39.

[11] 刘铮, 王世福, 赵渺希, 吴康. 有向加权型城市网络的探索性分析[J]. 地理研究, 2013,   32(07): 1253-1268.

[12] Miaoxi Z, Ye Z, Zheng L.   Research on China City Network Based on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ies[J].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3, (04): 19-25.

[13] 赵渺希, 刘铮.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J]. 城市规划, 2012, (09):   23-28.

[14] 王世福, 赵渺希, 刘玉亭, 邓昭华,刘铮*.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的广州(南沙)愿景与战略——第三届“设计城市”圆桌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8,   20(6): 46-53.

[15] 王世福, 刘铮*. 线形绿色空间作为战略性健康城市资源的机遇与挑战[J]. 城市建筑, 2018, (8):   29-32.

[16] 王世福, 张弘, 刘铮*.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广州走向全球城市的思考[J]. 城市观察, 2018, (3):   9-16.

[17] 王世福, 车乐, 刘铮*. 学科属性辨析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教学改革思考[J]. 城市建筑, 2017, (10):   17-20.

 

教学与科研奖励(AWARDS

[1]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城乡规划教学改革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校级教研教改项目青年项目,排名第1.

[2]   城市空间与开发控制,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排名第1.

[3]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团队,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度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团队,排名第3.

[4]   城乡详细规划原理,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度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排名第3.

[5]   “新时期‘共智共策共享’社区更新与治理模式——基于广州社区微更新实证”,第十一届钱学森城市学“城市土地与住房问题”金奖提名奖作品,2万元,排名第3(通讯作者).

[6]   “新时期‘共智共策共享’社区更新与治理模式——基于广州社区微更新实证”,2020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提名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排名第3(通讯作者).

[7]   基于创新案例的城乡规划研究生混合课程教学, 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排名第2.

[8]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广州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重点研究基地,2020.

[9]   第三届金经昌中国城乡规划研究生论文竞赛佳作奖(二等奖), 2017.

 

指导学生获奖(TEACHING   AWARDS

[1]   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大赛三等奖, 共青团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 2022. (成果名称: “万象更新, 百’花’齐放”; 获奖学生: 张钞富, 周思彤, 张诗喆; 指导教师: 刘铮, 段梦男)

[2]   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 共青团广东省委办公室, 2022. (项目名称: “基于多源数据的广东万里碧道空间品质研究: 以广州为例”   (PDJH2023B0048); 团队成员: 黄伊昕, 孟霈芸, 林凯璐, 曾子涵, 卢景盛, 郭玮珏, 陈靖垦; 指导教师: 刘铮, 王世福).

[3]   华南理工大学2023年“百步梯攀登计划”项目,华南理工大学, 2023. (项目名称: “可步行性视角下岭南活力水街建设路径研究——基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河涌水系调查”   (j2tw202302037); 团队成员: 林凯璐,黄伊昕, 孟霈芸,曾子涵, 卢景盛, 郭玮珏, 陈靖垦; 指导教师: 刘铮, 王世福).

[4]   “欣旺达”杯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华南理工大学,2023.(项目名称:“可步行性视角下岭南活力水街建设路径研究——基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河涌水系调查”,团队成员:段梦男、李音键、黄伊昕、孟露芸、颜端怡、林凯璐、曾子涵、卢景盛、郭玮珏、陈靖垦; 指导教师: 刘铮, 王世福)

学术兼职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秘书

广东省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秘书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

 


版权所有 © 202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