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成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基本信息

 

n  姓名:魏成

n  性别:男

n  所在系:城市规划系

n  职称/职务:教授、博硕士生导师

n  电话:——

n  邮箱:weicheng@scut.edu.cn

学习经历

2004-2007年,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学博士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1-2004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2-1996年,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现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年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016-2017年,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访问学者。

1996-2001年,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事城市规划编制与研究工作。


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建筑设计(三)、城市规划设计(一)、城市经济学、毕业设计等;

研究生课程: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经济学。

研究方向

方向一:经济产业与创新/智能园区研究

方向二: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及设计

方向三:城乡发展政策与乡村振兴

方向四:传统聚落与文化遗产保护

学术成果

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纵向课题8项;主持和参与横向科研项目数十项。

(一)纵向基金

[09]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管理学):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保护研究20BGL306),2020-2025,在研,主持。

[08] 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2023年度软科学课题: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建设体系与标准研究No.202306),2023-2024,在研,主持。

[07] 广州市黄埔区2023年度一般课题研究:黄埔区游戏产业及电竞产业发展策略研究No.2023Y6),2003,在研,主持。

[06]“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适配于传统村落价值体系的保护利用监测体系与管理体制2019YFD1100903),2019-2022,已结题,主持。

[05]“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完善与使用功能拓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L06B02),2014-2017,已结题,主持。

[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经济学):基于制度空间视角下的地方产业发展与管治研究10YJC790271),2011-2013,已结题,主持。

[03]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全球化背景下岭南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制度研究2008KB30),2009-2010,已结题,主持。

[02]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传统村落保护与基础设施改善技术研究2016KD21),2016-2018,已结题,主持。

[01] 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社区营造视角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研究2009ZM0190),2010-2011,已结题,主持。

 

(二)横向项目(近十年代表性项目)

[37]《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产业发展研究》,项目负责人,2023年。

[36]《开平市金章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门户片区城市设计》,项目负责人,2023年。

[35]《东莞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研究》,项目负责人,2022年。

[34]《东莞市企石乡村振兴示范带总体规划及重要节点概念设计》,项目负责人,2022年。

[33]《东莞市凤岗镇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项目负责人,2022年。

[32]《东莞市清溪镇乡村振兴示范带概念规划》 ,项目负责人,2022年。

[31]《惠州仲恺高新区乡村振兴总体规划》 ,项目负责人,2022年。

[30]《佛山市禅城区风翔湾城市更新产业专题》,项目负责人,2022年。

[29]《广州海珠区红卫片区更新单元详细规划产业专题》,项目负责人,2021年。

[28]《中山北部产业园城市设计与产业专题》,项目负责人,2021年。

[27]《广州海珠区红卫片区更新单元详细规划产业专题》,项目负责人,2021年。

[26]《成都市天府绿道体系整合提升前期研究》,项目负责人,2021年。

[25]《川西历史名园调查、特征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项目负责人,2021年。

[24]《东莞市谢岗镇科创及文旅小镇发展策划与城市设计》,主要参加人,2021年。

[23]《南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项目负责人,2021年。

[22]《东莞市常平镇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题(产业、旧改专题)》,主要参加人,2020年。

[21]《“十四五”时期南宁发展定位与发展思路研究》,项目负责人,2020年。

[20]《 南宁市“十四五”经济增长动能及其支撑研究》,项目负责人,2020年。

[19]《赣江新区直管区及城市设计(中标并实施)》主要参加人,2019年。

[18]《广佛融合试验区前期研究报告》,主要参加人,2019年。

[17]《佛山西站城市设计优化》,主要参加人,2019年。

[16]《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二期规划设计(国际招标第一名)》,项目负责人,2018年。

[15]《成都市金牛国宾馆地区城市设计(投标)》,项目负责人,2018年。

[14]《成都市龙门山森林绿道总体规划》,项目负责人,2018年。

[13]《山西省浮山县城市总体规划》,项目负责人,2017年。

[12]《广州科学城提升规划》,产业专题负责人,2016年。

[11]《清远市山塘镇总体规划》,项目负责人,2016年。

[10]《陵川县附城镇田庄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项目负责人,2015年。

[09]《陵川县西河底镇积善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项目负责人,2015年。

[08]《莆田学院新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参加人,2014年。

[07]《山西省阳城县总体规划纲要》,项目负责人,2014年。

[06]《大宜城(安庆)发展战略规划咨询(投标)》,项目负责人,2014年。

[05]《吕梁市总体规划之城镇体系(2013-2030)》,项目负责人,2013年。

[04]《高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项目负责人,2013年。

[03]《晋东南城镇群规划(2011-2030)》,项目负责人,2012年。

[02]《百年辛亥革命纪念园设计》(已建成),主要参加人,2011年。

[01]《沈阳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咨询》,主要参加人,2010年。

 

(三)出版专著及论文

1、研究方向一:经济产业与创新/智能园区研究

参编著作:

[03] 参编 《中国新城新区发展报告:2018》,魏成, 张俊, 谢漪, 廖辉辉.  创新导向下的高科技园区开发与规划管控经验——以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为例,第449-472页,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9.

[02] 参编 《中国新城新区发展报告:2017》,魏成, 邓海萍, 张俊, 黄铎.  广州科学城自主创新发展战略,第209-231页,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7.

[01] 参编 《中国新城新区发展报告:2016》,魏成, 苗凯, 丘伟坡.  广州南沙新区:面向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第214-235页,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

期刊论文:

[10] 廖辉辉, 罗鹏, 贾梦蛟, 魏成*.  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演变——以游戏产业为例[J]. 南方建筑,录用待刊.

[09] 沈静, 林承憓, 魏成*, 童思尧.  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空间格局演变与规划响应[J]. 规划师,2023, 39(8):40-48.

[08] 魏成, 陈赛男, 邱可盈 等. “机器代人”背景下的新型产业空间需求与规划响应——以中山北部产业园规划设计为例[J]. 规划师,2023, 39(7):24-31.

[07] 魏成, 陈赛男, 雷宇宏. “机器代人”背景下的产业空间需求变化与规划教育响应 ——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生课程教育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22, 9(23):176-180 .

[06] 魏成, 陈赛男, 沈静*.  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城市空间演变趋势与规划响应[J]. 城市发展研究2022, 29(7)47-54.

[05] 冯汝状, 沈静*, 魏成.  后福特方式下城市产业空间格局和结构的演变——以广州服装产业为例[J]. 人文地理,2022, 37(1): 71-80.

[04] 雷越昌, 魏成, 魏立华.  地方政府在全球性OEM类企业择址及初建过程中的行为分析——以富士康企业为例[C]. 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2014, 1-11.

[03] 沈静, 魏成.  环境管制影响下的佛山陶瓷产业区位变动机制[J]. 地理学报,2012, 67,(4):467-478.

[02] 沈静, 魏成.  环境管制影响下的佛山市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  热带地理,2011, 31(3):304-309.

[01] 沈静, 魏成. 全球价值链下的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 热带地理,2009, 29(2):134-139.

指导博硕士论文:

[02] 陈赛男. 顺德-中山家电产业区的空间演化特征、机制与策略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2023.

[01] 张俊. 创新导向下高科技园区的规划管控研究——以广州科学城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为例[D]. 华南理工大学,2019.

2、研究方向二: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及设计

专著及参编:

[06] 陈烈, 魏成, 范建红 等著. 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05] 参编 《现代城乡规划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04] 参编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03] 参编 袁奇峰 等著. 引领北部湾——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02] 参编 袁奇峰 等著.改革开放的空间响应——广东城市发展30[M],第八章“城市社会的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01] 参编.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编.《中国城市规划学术研究进展年度报告200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城市房屋拆迁制度演变、评价及其完善思路”,第136-139页).

期刊论文:

[24] 沈静, 王玉银, 魏成*.  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空间治理研究和实践进展[J].  现代城市研究,录用待刊.

[23] Yaogen Peng, Huijun Mao*, Zhichao Liu, Cheng Wei*. Simulation Study on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low Coefficient of Perforated Plate[J] . Buildings, 2023, Mar18.

[22] Wei,Cheng; Liufu,Qiang; Zhong,Zhuoqian; Zhang,Xiaoxing*. Innovative Path in the Inner City of Megac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Greenways: Taking Chengdu Tianfu Community Greenway as an Example[C]. 9th Academic Conference of Geology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22,1492-1500.

[21] 廖辉辉, 魏成, 陈明坤, 张清彦*.  生态优先,产业融合——成都龙门山森林绿道总体规划的营建探索 [J]. 华中建筑,2022, (1):112-117.

[20] 王世福, 魏成, 袁媛, .  疫情背景下的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 [J].  南方建筑,2020, (3):49-56.(共同一作).

[19] LIAO Huiui, WEI Cheng* . Enlightenment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American Botanic Gardens: A Case Study of The Morton Arboretum[J].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20,12(5):16-22.

[18] 魏成, 张俊,John Meligrana*.  基于城市政治生态学视角的规划制度重塑与展望——从“多规演义”到“大部制”国土空间规划[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8,10(3):13-24.

[17] 陈明坤, 魏成*.  向家坝库区影响下的县域城镇空间重构与城镇化策略研究——以宜宾市屏山县为例(上)[J]. 南方建筑,2014,(4):54-59.

[16] 陈明坤, 魏成*.  向家坝库区影响下的县域城镇空间重构与城镇化策略研究——以宜宾市屏山县为例(下)[J]. 南方建筑,2014,(5):94-99.

[15] Wei C., Wei L.H., Lei Y.C.  The Local Authority Constraint and Urban Planning Conditions in a Perspective of Spatial Production: A Case Study on Legalization Process of LvLiang New District, Shanxi Province.(The 8th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 Planning (IACP) Conference , Guangzhou, June 21-22, 2014)  (2014年第八届国际中国城市规划学术会议宣讲论文).

[14] 魏成, 沈静, 陈烈.  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本类型与策略[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42-48.

[13] 魏成, 沈静, 范建红.  尺度重组——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角色转化与区域空间生产策略[J]. 城市规划,2011,35(6):28-35.

[12] 袁奇峰, 魏成.  “大盘”到“新城”——广州“华南板块”重构思考[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4(2):101-118.

[11] 魏成, 沈静.  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中国城市规划的回应[J]. 现代城市研究,2010,(5):41-46.

[10] Wei C., Yuan Q.F.  The State, Region and City on Rescaling: A Case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International Urban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 Association(2010年第九届国际城市规划与环境学术会议宣讲论文).

[09] 魏成, 陈烈.  全球化与制度转型脉络下中国区域空间生产逻辑及其研判[J]. 经济地理,2009,(3):384-390.

[08] 魏成, 陈烈.  制度厚实、制度空间与区域发展[J]. 人文地理,2009,(2):67-72.

[07] 魏成, 傅娟, 陈昌勇. 南方城市中小套型住宅居住实态调查报告——基于广州、深圳140户样本数据[J]. 南方建筑,2009, (6):74-78.

[06] 魏成, 袁奇峰. 广东城市社会30年之变迁与挑战[J],北京规划建设,2009,(1):85-89.

[05] 沈静, 魏成. 大都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变中的多元利益主体格局——以广州市大石街为例[J]. 规划师,2009,25(3):65-69.

[04] 唐常春, 陈烈, 王爱民, 魏成. 快速工业化区域土地利用变迁机制研究:发展模式视角——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J].  热带地理,2007,27(1):49-53.

[03] 唐常春, 陈烈, 魏成.  大都市边缘区域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动力机制——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J].  资源科学,2006,28(5):43-49.

[02] 魏成, 乔森, 贺静锋. 合肥市老城区空间生产的审视、评价及其治理思路[C].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2006,674-679.

[01] 魏成. 民主进程中设计的迷思——以市政广场为例[J].  规划师,2002, 18(09):75-77.

指导博硕士论文:

[02] 雷宇宏.  尺度重组视角下南宁城市空间重构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2022.

[01] 袁文清.  加拿大安大略省规划体系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2019.

3、研究方向三:城乡发展政策与乡村振兴

专著合著:

[01] 陈明坤,魏成 等著.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实践探索——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期刊论文:

[11] 邓海萍, 黎均文, 孟谦, 魏成*.  旅游转向下大都市边缘地区乡村空间重构研究[J].  规划师,2018, 34(S2):95-99.

[10] 范建红,魏成*,谢涤湘.  空间剥夺视角下的乡村贫困研究述评[J]. 世界地理研究,2018, 27(1):121-128

[09] 魏立华, 丛艳国, 魏成, 孟谦.  珠江三角洲“耕保型村庄”的发展诉求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以佛山市南海区平沙村为例[J]. 南方建筑,2017,(02):

[08] 邓海萍, 李筠筠, 孟谦, 魏成*.  广州与深圳城市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体系研究[J]. 规划师,2017, 33(10):44-50.

[07] 魏成, 韦灵琛, 邓海萍, 魏立华.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乡村规划与宜居建设[J]. 规划师,2016, 32(05):124-130.

[06] 魏立华, 丛艳国, 魏成*.  城市权利、政府责任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新思路[J]. 城市规划,2015, 39(3):9-14.

[05] 魏开, 魏成.  土地资本化视角下的乡村发展研究——珠江三角洲村庄土地变化的一个案例[J].  生态经济,2013, (1):32-36.

[04] 魏成, 李骁, 赖亚妮.  进退维谷——香港公营房屋政策的困境与挑战[J]. 国际城市规划,2011, (03): 91-96.

[03] 魏成, 陈烈, 唐常春.  制度约束与路径选择——珠三角高密集城中村治理改造的困境与出路[J]. 热带地理,2007, 27(2):120-125.

[02] 周一星, 韦亚平, 李郇, 敬东, 魏成, 吕维娟, 刘成, 周素红, 唐常春, 牛慧恩.  土地失控谁之过?[J].  城市规划,2006, 30(11):65-72.(共同一作).

[01] 魏成, 赖寿华.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地区高密集城中村的形成——一个分析框架[J]. 现代城市研究,2006, (7):25-32.

指导博硕士论文:

[02]邓海萍. 旅游转向下的乡村空间重构问题与规划管控研究——以广州市增城区蒙花布村为例[D]. 华南理工大学,2017.

[01]韦灵琛.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乡村规划与建设——以广东省新兴县龙山塘村和海南省海口市博学村为例[D]. 华南理工大学,2017.

4、研究方向四:传统聚落与文化遗产保护

出版专著:

[1] 魏成 等著. 传统村落基础设施特征与评价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2017.

期刊论文:

[19] 廖辉辉, 魏成*, 成昱晓, 余曼玲.  岭南水乡传统聚落群文化生态特色及其空间区划[J],建筑与文化,2023年第12期(录用待刊)

[18] Cheng Wei ,Yue He, Yuanxing Liu*. Strategies for the Dynamic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Rapidly Urbanizing Areas: The Case of Jiangbian Village in Dongguan City[J].  Journal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2023, 5(1): 406.

[17] 魏成, 余曼玲, 刘付强, 陈明坤*, 张清彦.  西蜀名人纪念园林遗产价值认知与评价研究[J]. 中国园林,2023,39(7):127-132.

[04] 陶金, 陈梓炫, 魏成, 肖大威, 黄家平*.  中国传统村落动态监测预警系统构建研究[J].  南方建筑,2023,(4):29-39.

[16] 魏成, 成昱晓, 钟卓乾*, 肖大威.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与管理评估体系研究——以岭南水乡中国传统村落为例[J]. 南方建筑,2022,(4):46-53.

[15] 魏成, 钟卓乾, 廖辉辉*.  古劳水乡空间生成解析与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特征[J].  南方建筑,2021,(4):97-104.

[14] 李月明, 傅娟*, 魏成.  文化地域性在华侨园林中的体现——以开平立园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21,(5):255-260.

[13] 雷宇宏, 魏成. 口述史视野下的传统聚落文化空间演变——以厦门市刘五店村为例[C].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21,1-12.

[12] 黄铎, 孙莹, 张世君, 魏成*.  珠江三角洲传统村落生态侵蚀时空演变特征[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 20(3):340-350.

[11] 魏成, 苗凯, 黄铎, 肖大威.  传统村落基础设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7, (4):114-128.

[10] 魏成, 苗凯, 肖大威, 王璐.  中国传统村落基础设施特征区划及其保护思考[J].  现代城市研究,2017, (11): 2-9.  (2018年度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佳作奖)

[09] 魏成, 王璐, 李骁, 肖大威. 传统聚落乡土公共建筑营造中的生态智慧——以云南省腾冲市和顺洗衣亭为例[J].  中国园林,2016, (6): 5-10.

[08] 黄家平, 肖大威, 魏成, 张哲.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路线研究[J].  城市规划,2012,36(11): 14-19.

[07] 高亚妮, 魏成. 甘肃天水民居建筑的地域特色[J]. 南方建筑,2012, (1):54-58.

[06] 魏成. 政策转向与社区赋权:台湾古迹保存的演变与经验[J].  国际城市规划,2011,26(3):92-97.

[05] 魏成.  社区营造与古迹保护——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古迹保护的经验与启示[J].  规划师,2010,(S1):224-228.

[04] 魏成,肖大威,许吉航. 大都市里的古村保护探索——以广州市海珠区黄埔村为例[J].  理想空间,第41期(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实践专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15页。

[03] 魏成. 路在何方——“空巢”古村落保护的困境与策略性方向[J].  南方建筑,2009, (4):21-24.

[02] 范建红, 魏成*, 李松志. 乡村景观的概念内涵与发展研究[J].  热带地理,2009, 29(3):285-289.

[01] Jianhong Fan, Xuemei Zhu, Cheng Wei.  Analysis of the Image Space of Rural Landscap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J],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09, 1(9):19-24.

指导博硕士论文:

[09] 成昱晓. 佛山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与管理评估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2023.

[08] 余曼玲. 基于地域公共性视角的西蜀名人纪念园林遗产价值认知与评价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2023.

[07] 钟卓乾. 古劳水乡空间生成解析与文化生态特征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2022.

[06] 廖辉辉. 岭南水乡传统聚落群的遗产认知体系与保护策略——以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为例[D]. 华南理工大学,2021.

[05] 谢漪.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特色与保护策略研究——以佛山市杏坛镇昌教村为例[D]. 华南理工大学,2020.

[04] 张世君. 整体性保护视角下珠三角传统村落“去生态化”问题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2018.

[03] 王璐. 腾冲市和顺洗衣亭营造中的生态经验与文化镶嵌[D]. 华南理工大学,2017.

[02] 苗凯. 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评价研究——以珠江三角区地区为实证案例[D]. 华南理工大学,2017.

[01] 李骁. 传统村落基础设施问题研究——以贵州省江口县云舍村为例[D]. 华南理工大学,2016.

学术兼职

科技部专家库专家

教育部博硕士论文评审与抽查专家

广东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

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

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兼职教授

东莞市乡村振兴顾问专家

《南方建筑》《国际城市规划》《中国农村经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等期刊论文外审专家


▎联系方式

联系微信:superwei2046

电子邮件:weicheng@scut.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版权所有 © 202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