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基本信息

n     姓名:向科

n     性别:男

n     所在系:建筑系

n     职称/职务:副教授

n     电话:13829741045

n     邮箱:xiangke@scut.edu.cn

学习经历

1998年,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

2001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

2006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院

工作经历

2006-2008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研究

2008-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教学情况

(一)承担课程

主要承担本科生《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三)》、《建筑设计(四)》、《施工图设计》及毕业设计等教学工作;

主要承担硕士研究生《建筑设计理论与创作实践》、《建筑设计与原理2》,工程博士《公共建筑设计理论与创作实践》,及博士生课程《现代建筑创作》。

指导学生创新项目、SRP计划、百步梯攀登计划及设计研究工作坊等项目。

(二)教学奖励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2022

“教师教学荣誉体系”教学优秀奖,2020

校优秀教学二等奖,2013

校优秀教学一等奖,2011

校优秀班主任 2010

(三)教学成果

1.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

2.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优秀奖、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评选优秀奖;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国内设计竞赛获奖十余项,包括:2020UIA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获颁优秀指导教师;2021首届全国大学生工业化建筑与智能制造竞赛综合组二等奖;2021年筑觉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2022年第20届亚洲设计学年奖铜奖;2013年“亚洲建筑新人战”入围奖等;

3.主持和主要参与“学研产协同的‘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生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建筑学科产学研一体化专题研讨课研究”、“设计过程控制导向的建筑学院本科三年级设计课教学研究”等教学研究课题。

研究方向

公共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岭南地域建筑及其理论、绿色建筑、校园规划与教育建筑等方向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

学术成果

(一)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科研项目,主要包括: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187,低能耗目标下岭南建筑空间模式及其优化机制研究

2.主持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5ZB04,“两观三性”建筑论和谐统一的系统机制研究

3.主持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3KB21,亚热带建筑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策略与优化研究

4. 主持广东省现代建筑创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课题,2016AZ01,基于“两观三性”建筑论的建筑设计方法论研究

5.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20070420783,基于有机更新的当代大学校园和谐发展模式及设计策略研究

6.主持2022年深圳市住房与建设局专项课题,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中国元素岭南特色规划研究SZDL2022001249

(三)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等科研项目,主要包括:

1.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702309,适应夏热冬暖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模式与示范

2.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子课题,2015-09-XZ-002,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方法

3.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广东省社会科学课题,新时期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建构与发展研究, GD22XYS18

4.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东莞市发展战略院士咨询委员会2019年度研究课题,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东莞特色城市建筑风貌战略研究

5.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8100,亚热带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被动技术与整合设计研究

6.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8073,当代大学校园集约发展的适应性策略研究

(四)编撰出版专著3本,参编专著3

1.倪阳向科,适应夏热冬暖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10月,19万字

2.向科,当代市政办公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88千字,2009

3.何镜堂王杨窦建奇向科等,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00千字,2009

4.殷瑞钰李伯聪汪应洛栾恩杰等著,工程哲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660千字,2022,参编

5.殷瑞钰李伯聪王应洛等著,工程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490千字,2017,参编

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广东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4.2万字,2016,参编

(五)主持和参与大量文化建筑的实践,获得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5项。

12021年——今东莞市博物馆 4.2万方,项目负责人。

22015年——2017国家南海博物馆(国际竞赛中标) 7万方,项目负责人。全国勘察设计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2009-2019)。

3. 2014年——2018喀什大学新校区公共教学楼、学科实验楼群 6万方项目负责人。

42012年——今漳浦文体中心  12万方,项目负责人。

52013荆州沙北新区行政文化体育中心概念性方案,中标方案,项目负责人。

62011-2012 深圳锦绣中华前广场规划与建筑设计委托方案项目负责人。

72009-2011暨南大学新校区概念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实施方案。

82008铜陵市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安徽铜陵. 方案-初步设计;第六届蓝星杯威海国际设计大赛银奖,建筑负责人。

92007烟台文化广场方案-初步设计山东烟台烟台2007年重点工程委托设计,已竣工; 2011年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2009年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建筑负责人。

此外,主持和参与国家海洋博物馆(2014)、深圳前海交易广场(2014)、泸州文化中心(2013)、深圳坪山文化聚落(2013)、烟台科技馆(2012)、佛山公共文化综合体(2008-2009)、江西国际艺术中心(2007)等大量公共文化建筑的方案设计和国际竞标工作。

(六)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及在建筑学报、城市规划学刊、城市发展研究、新建筑等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和建筑教育论文60余篇。

学术兼职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成员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定聘人员

 


版权所有 © 202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