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n 姓名:王红卫 | |
n 性别:男 | |
n 所在系:建筑系 | |
n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 |
n 电话:020-87111249 | |
n 邮箱:wanghw@scut.edu.cn |
▎学习经历
2014-2015年,英国索尔福德大学,访问学者 2001-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 1997-2000年,河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 1993-1997年,河南理工大学,工学学士 |
▎工作经历
2016-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6-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
建筑声学设计及其测量、声场模拟及可视化技术、声环境评价、噪声与振动控制、声景学等。科研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 |
▎教学情况
主要承担本科《城市环境物理》,硕博研究生的《噪声与振动控制》以及《建筑师实用统计学》等课程的教学 |
▎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声强测试方法在绿色建筑中应用及其关键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578242),2013.1-2016.12(主持) 应用三维声强法现场测量吸声系数的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678244),2017.1-2020.12(主持) 应用近场声全息法现场测量隔声的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078218),2020.1-今(主持) 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环境声场仿真、重放和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938003),2010.1—2013.12 (参与) 民族音乐戏曲声学特性及其厅堂音质的基础声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578065),2006.01-2008.12(参与) 基于岭南传统居住方式的保障性住房适应性设计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278193),2013.01-2016.12(参与) 应用可听化技术进行民族音乐厅堂声学参数优选,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300858),2007-2009 应用可听化技术进行民族音乐厅堂声学参数优选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070561061),2007-2009 民族音乐厅堂的空间感特性及其优选范围研究,中央高校科研基金(项目编号:x2jzD2111330) 2011-2012(主持) 特殊空间(换流站) 外噪声仿真关键技术研究,中央高校科研基金(项目编号:x2jzD2140880)2013-2015(主持) 高层建筑室外噪声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以广州高层建筑为例,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2zB3170590)2017-2019(主持) 中小学教室健康声光环境及使用后评价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科研基地开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2jzC7210570) 2021-2023(参与、在研) 代表论文 1. 王红卫,吴硕贤,赵越喆.可听化技术在厅堂音质评价中的应用.电声技术.2004(03),4-5 2. 王红卫,吴硕贤,赵越喆.民族音乐厅堂响度优选试验(英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73-75 3. 王红卫.浅析多功能会议室声学设计.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4(07),527-530 4. 王红卫.厅堂音质仿真的可靠性.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2),118-121 5. 王红卫,刘培杰,孙海涛.厅堂双耳脉冲响应的测量技术.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04),71-73 6. 王红卫.全频段房间脉冲响应的混合方法模拟.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1,37(04),269-272 7. 王红卫,张龙.三维声强阵列测试精度的对比及数值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10),74-79,88 8. 王红卫,张龙.平面波作用下两种声强阵列的精度对比和数值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44(07) 9. 王红卫,张龙.平面声场中四传声器阵列理论精度的对比分析.声学技术.2016,35,(04), 308-313 10. 王红卫,张龙.厅堂侧向能量因子的仿真与实测.重庆大学学报. 2016,39(04),127-132 11. 王红卫,杨雅洁,张龙.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剧院建筑声学设计.华中建筑.2017,35(02),32-36 12. 王红卫,杨雅洁,张龙.三维声强测量系统的标定技术.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46(07),123-127,136 13. 王红卫,高艺帆,於秀.基于三维声强法的吸声系数测量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8(07),134-142 14. 王红卫*,熊威,王翘楚,张光耀,杨晨曦.基于近场声全息的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测量方法.声学学报中文版,2022. 15. Qiaochu Wang, Wang Hongwei*, Wei Xiong, Chenxi Yang. Developing multivariate models for predicting the level of dissatisfaction due to a specific metro noise masked with four specific water sounds. Applied Acoustics, 2022, 200, 109082.(SCI 收录) 16. Qiaochu Wang, Wang Hongwei*, Chenxi Yang, Guangyao Zhang. Developing multivariate models for predicting the levels of multidimensional critical perceptions due to metro noise inside buildings. Applied Acoustics 2022.200.1090823(SCI收录) 17. Qiaochu Wang, Wang Hongwei*, Junli Cai, and Lin Zhang. The multi-dimensional perceptions of office staff and non-office staff about metro noise in commercial spaces. Acta Acustica2022.10.1051.(SCI收录) 18. 熊威,王红卫*,主干路交叉口居住小区住宅室内外噪声的实测分析.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41(05),219-224 19. 张光耀,王红卫*,熊威,杨晨曦.超大型综合体育馆声学设计实践—以深圳体育中心为例.电气技术.2022, 46, 8-12. 20. 熊威,王红卫*,张光耀,侯湘.近场声全息隔声测量技术重建参数的选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5,0109-09. 21. 熊威,王红卫*,张光耀.建筑构件隔声现场测量的近场声全息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建筑科学,2022. 22. 张琳,王红卫*.基于TOD视角的车辆段综合开发商业配套设计策略研究.华中建筑. 2022,40(08) ,141-145 23. Nengsong Zou, Hongwei Wang*.Influence of soundscape on visiting time in zoos. 5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on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2022 (EI收录) 24. Yang,Chenxi, Hongwei Wang*, Zhang yang, Study on the Optimal Strategy of Campus Concert Hall-Take the Concert Hal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5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on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2022 (EI收录) 25. Zhang yang, Wang Hongwei, Yang chenxi. Research on indoor noise evaluation and optimal design of universityibrary-Taking the library of Wushan campus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5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on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2022 (EI收录) 26. 王翘楚,王红卫*,熊威,杨晨曦,李文杰,地铁沿线建筑内噪声多维度感受影响机制,应用声学,2023. 工程实践 负责多项建筑声学、电声与舞台灯光设计、环境噪声评估等项目的实践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声学设计,华发世纪城声学设计,保利云城花园环境噪声评估,江苏连云港新海新区文化艺术中心,汉秀剧院声学设计等。 专利发明 王红卫,熊威,於秀.一种基于近场声全息的隔声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申请号:202110870684.0) 王红卫,熊威,於秀.一种基于近场声全息的隔声测量系统.(申请号:202121762143.8) 王红卫,於秀,熊威,一种六传声器三维声强法吸声系数测量系统.(申请号CN202121933704.6) 王红卫,熊威,於秀,一种基于近场声全息的隔声测量系统(申请号CN202121762143.8) 王红卫,张龙,一种基于三维声强阵列的隔声测量系统(申请号CN201720099951.8) 王红卫,张龙,一种基于三维声强阵列的隔声测量系统与测量方法(申请号CN2017100585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