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扬
性别:男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出生年月:1972年5月
最后学位:博士
教育经历:
1991.9~1996.7就读于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就读于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
1999.9~2003.7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7~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一室副主任,兼任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创作子实验室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南方建筑》编委会成员。
研究方向:
公共建筑设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地域建筑创作研究。
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长期致力于亚热带建筑文化研究与设计实践,并主持完成了宁波帮博物馆、北京藏学研究中心二期工程、洛阳博物馆、烟台文化中心、佛山南风古灶保护规划、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大楼及图书馆、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图书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重庆科技学院规划与建筑设计、烟台牟平文化中心、烟台海权交易中心、立白大厦、南阳新闻中心等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实践。获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奖4项、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3项、国际设计大赛奖5项。参与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一项、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两项;参与并主持完成重要学术专著一部;并在《建筑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一)主要工作项目获奖情况如下:
2015年,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获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2015年,烟台牟平文化中心,获第八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铜奖
2015年,国防科技大学X1206工程,获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2014年,宁波帮博物馆,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银奖
2014年,烟台牟平文化中心,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佳作奖
2011年,烟台文化中心,获得第六届中国建筑建筑创作优秀奖
2011年,宁波帮博物馆,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
2010年,烟台文化中心,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二等奖
2009年,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获得第五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优秀奖
2008年,获得中国建筑学会颁发的第七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2008年,洛阳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方案,获得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银奖
2008年,广东画院新址工程设计方案,获得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优秀奖
2007年,佛山市禅城区南风古灶片区详细规划,获得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2007年,国防科技大学科技楼及图书馆,获得全国优秀勘察设计行业奖二等奖
2006年,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教学区,获得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
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31、32号教学楼群,获得教育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2005年,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办公楼,获得广东省第十二次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二)论文及著作情况:
1. 参加主持编写专著《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王扬,方迪,唐号,江梓君,秦康康. 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实践——烟台市牟平文化中心设计[J]. 建筑学报,2014,(7).
3. 王扬,张振辉,窦建奇. 地域建筑创作再体认——宁波帮博物馆建筑设计解析[J]. 新建筑, 2010,(4).
4. 王扬,窦建奇,刘锐,刘蔚. 历史街区中产业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探析——以佛山市禅城区南风古灶片区保护规划为例[J]. 建筑学报,2009,(9).
5. 王扬,窦建奇,陆超. 高等院校教学楼内走廊交往空间尺度研究[J]. 建筑科学,2009,(3).
6. 王扬,窦建奇,王静,陆超. 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大楼及图书馆[J]. 建筑学报,2008,(10).
7. 王扬,窦建奇,陆超. 当代大学校园有机生长模式探索[J]. 城市建筑,2007,(3).
8. 王扬,窦建奇. 细胞生长·脉络——当代大学校园可持续发展布局方式探寻[J]. 建筑科学,2006,(6).
9. 王扬,窦建奇. 建筑整体性设计策略与评价体系初探[J]. 热带建筑,2006,(2)
10.王扬,叶伟华. 整体优化 动态适应——建筑适应性设计意义解析[J]. 世界建筑,2002,(11).
11.王扬,许喆. 上海松江大学城建筑及规划设计探索[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5).
12.何镜堂,王扬,张振辉,黄瑜,陆超. 宁波帮博物馆[J]. 城市环境设计,2011,(6).
13.何镜堂,王扬,李天世,向科. 基于“两观三性”理念的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营造——烟台文化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J]. 建筑学报,2010,(4).
14.何镜堂,窦建奇,王扬,向科. 大学聚落研究[J]. 建筑学报,2007,(2).
联系电话:13302303108 020-22236230-8010
传真:020-87590425
邮箱:yangwang80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