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广思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姓名:林广思
性别:
出生年月:1977.12
职称:副教授,硕导
最后学位:博士

学习简历:
  
2002年9月至2007年6月,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6年9月至2000年6月,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获工学学士。

工作简历:
  
2011年10月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任教,历任讲师、先上岗副教授和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现为风景园林系副系主任、第四期华南理工大学兴华人才工程“绿色建筑与生态景观”团队校级学术骨干、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学系从事风景园林研究工作。
  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景观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
  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在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研究工作。
  2000年7月至2002年8月,在广州、深圳和北京从事风景园林设计与施工工作。

社会兼职:
  
《风景园林》副主编(2009年1月至今)
  《广东园林》副主编(2012年10月至今)
     广东园林学会理事(2012年11月至今)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2013年10月至今)

研究方向:
  
可持续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国近现代风景园林史、风景园林政策法规与管理、风景园林教育

教学概况:
  
现讲授《种植设计原理》、《景观规划与设计(一)》、《景观规划与设计(二)》等课程。
  曾指导建筑学院景观建筑设计专业2008级本科生马熙捷、罗健萍、阮怡文、周少旋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主办的2013年大学生设计竞赛(2013.04.10-12)中提交 “渔夫与大海——一个海边小镇生活环境再造”设计方案,荣获表扬奖(commendation,第6-15名)。
  曾指导建筑学院景观建筑设计专业2009级本科生杨森博、林丹薇、秦祈翔在2013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2013.10.26-27)提交“转世——树葬生态公园概念设计”设计方案,荣获佳作奖(第10-23名)。
  曾指导建筑学院建筑学2010级陆诗蕾、景观建筑设计2010级谢燮、城市规划2010级仇普钊同学和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园林2010级刁荆石同学合作提交的《明日落脚城市--景观基础设施引导广州城中村落再生》获2014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本科生组一等奖(第1名)。
  曾获华南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度本科教学优秀一等奖(2014年6月11日)。
  现主持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案例研究在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2014-2015年)。

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已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编著的《2009-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的“综合报告”及“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风景名胜区研究”、“风景园林教育研究”等3个专题报告撰稿人之一。其中,《关于规划设计主导的风景园林教学评述》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优秀论文评选佳作奖;《中国大陆地区现代园林设计思潮与实践》获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一等奖论文、《北林风景园林学科创办及发展》获广东园林学会2013年会征文大赛二等奖。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我国20世纪60-80年代现代主义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城乡园林绿化国家法规体系研究》(2012-2014年)和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岭南现代庭园研究》(2014-2015年)。
  曾参与近十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程项目。其中,“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景观工程及海心岛景观与建筑工程设计竞标”获专家评审第一名(技术负责人之一),“汶川县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生态恢复专项规划”于 2011年获广东省城市规划协会颁发的2009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排名第4),深圳市光明新区绿地系统规划于2011年获深圳市第十四届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表扬奖(排名第8)。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asilin@126.com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510641)

版权所有 © 202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