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eter C. Bosselmann教授来访华工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学术报告会现场

Bosselmann教授作讲座

        2011年5月9日至15日,受教育部直属高校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年度计划——海外名师项目资助,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环境设计学院Peter C. Bosselmann(鲍斯文)教授访问华南理工大学。
        5月12日晚,Bosselmann教授在逸夫科学馆报告厅进行了题为Metropolitan Landscape的公开讲座,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了他和他的研究组同事在美国加州、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和中国华南等大都市地区进行的大尺度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研究方法——城市线性追踪法,对城市设计的研究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详细阐述。Bosselmann教授曾于2009年与建筑学院教师合作在《新建筑》杂志上发表论文《城市纵深切面》,这是中文学术期刊上关于城市线性追踪法的首篇论文,对我国的城市设计研究方法引入西方的城市经验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在校工作期间,Bosselmann教授就学科建设和科研合作与建筑学院领导进行了探讨,并与各专业的老师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作为城市设计专业和景观建筑专业的权威学者,他参与了景观专业本科4年级设计课,指导学生课程作业,听取了本学年本科毕业设计江门老城城市设计小组的成果汇报,并对小组工作进行了评点和指导,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Bosselmann教授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规划、景观三个专业的城市设计课程教授,曾任伯克利分校景观建筑系系主任,目前担任环境设计学院城市设计硕士课程学科委员会主席。他是国际知名的城市设计专家,也是我校建筑学院唯一受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资助的国际著名建筑学者。
        2008年和2009年,Bosselmann教授与建筑学院在佛山大墩村和广州黄埔港进行两次国际联合工作坊,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大墩村居住环境和水系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黄埔港区更在近期被列入广州市九大发展新区之一,工作坊的诸多设想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2010年以来,Bosselmann教授和他的同事们与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多学科的合作,共同在城市设计的全球顶级学术刊物Journal of Urban Design发表论文,并与建筑学院老师合作,正在翻译城市设计的著作—《城市转型——理解城市设计》(Urban Transformation:Understanding City Design),该书即将由中国建筑工业主板社出版。2011年下半年,Bosselmann教授将和建筑学院开展新一轮的学术合作,在江门市蓬江区老城进行本年度的联合工作坊,研究城市水系和城市老区在社区结构、建成环境、空间景观等课题上的相互影响。为此,Bosselmann教授在学院教师的陪同下,赴江门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考察,并与当地规划局的负责领导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徐好好供稿)

版权所有 © 202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