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
一级学科名称 | 建筑学 |
一级学科代码 | 0813 |
二级学科名称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二级学科代码 | 081302 |
学院名称 | 建筑学院 |
填表日期 | 2008年6月25日 |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工作小组签名:
组长:
成员:
填表说明
1. 培养方案原则上按二级学科制订,鼓励有条件的学科按一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制订不需填写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2. 该培养方案从填表日期当年秋季入学研究生开始执行。
3. 研究方向应与招生简章一致。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工程技术和科研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学习年限
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五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公共建筑
2、居住建筑
3、校园规划与教育建筑
4、绿色建筑
5、地域建筑
6、城市设计
四、培养方式
硕士生应在入学后两周内制订出培养计划,于第三学期按照《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分流办法》参加阶段考核,并完成社会(教学)实践环节。
五、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最低总学分要求为44学分,其中最低修课学分要求为29学分(公共必修课6学分,专业必修课13学分,专业选修课最低10学分)、文献查阅及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参加学术报告会10次(其中2次为跨二级学科))、学位论文12学分。
六、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生应在第三学期撰写开题报告。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应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包括各级学术会议录用的论文);完成学位(毕业)论文后,按《华南理工大学学位条例暂行实施细则》和《华南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组织答辩。
七、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类别 | 序号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主讲教师 | 开课单位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公共必 修 课 | 1.
| S0001001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36 | 1 | 1 | 陈善光 | 建筑学院 | 笔试 |
|
2.
| S0001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54 | 2 | 2 | 谭斌昭 | 建筑学院 | 笔试 |
| |
3.
| S0002011 | 第一外语(基础英语) | 108 | 3 | 1 | 仓兰菊 | 建筑学院 | 笔试 |
| |
专业必 修 课 | 4.
|
| 建筑科学研究方法 | 16 | 1 | 3 | 刘宇波 杜宏武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5.
|
| 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与历史 | 32 | 2 | 2 | 朱亦民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6.
|
| 建筑设计方法 | 32 | 2 | 1 | 吴桂宁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7.
|
| 建筑与城市设计 | 32 | 2 | 2 | 孙一民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8.
|
| 建筑设计与原理1 | 32 | 2 | 3 | 肖毅强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9.
|
| 建筑设计与原理2 | 64 | 4 | 4 | 导师授课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选 修 课 | 10.
| S0813079 | 历史建筑环境的保护与更新 | 32 | 2 | 1 | 郭谦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11.
| S0813045 | 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 | 32 | 2 | 2 | 施瑛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12.
|
| 岭南建筑与庭园 | 32 | 2 | 1 | 陆琦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13.
| S0813011 | 室内设计 | 32 | 2 | 2 | 姜文艺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14.
|
| 商业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 | 32 | 2 | 2 | 王国光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15.
|
| 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 | 32 | 2 | 1 | 肖毅强 王 静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16.
|
| 当代建筑理论与实践 | 32 | 2 | 1 | 刘宇波 向 科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17.
| S0813031 | 岭南古建于园林 | 32 | 2 | 3 | 陆琦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18.
| S0813086 | 园林艺术与景观美学 | 32 | 2 | 3 | 陆琦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19.
| S0813030 | 景观建筑规划设计与理论 | 48 | 3 | 1 | 谢纯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20.
| S0813079 | 历史建筑环境的保护与更新 | 32 | 2 | 1 | 郭谦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21.
| S0813076 | GIS技术与应用 | 32 | 2 | 1 | 黄铎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22.
| S0813047 | 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热环境 | 32 | 2 | 2 | 孟庆林 | 建筑学院 | 课程论文 |
| |
23.
| S0813048 | 建筑热环境的仿真设计 | 32 | 2 | 2 | 赵立华、张磊 | 建筑学院 | 课程论文 |
| |
24.
| S0813064 | 节能建筑设计方法 | 32 | 2 | 1 | 赵立华 | 建筑学院 | 课程论文 |
| |
25.
| S0813009 | 建筑设备 | 48 | 3 | 3 | 张宇峰 | 建筑学院 | 笔试 |
| |
26.
| S0813060 | 建筑声环境的仿真设计 | 32 | 2 | 3 | 赵越喆 | 建筑学院 | 课程论文 |
| |
27.
| S0813049 | 建筑声学设计原理 | 32 | 2 | 2 | 吴硕贤 | 建筑学院 | 课程论文 |
| |
28.
| S0813018 | 建筑环境声学导论 | 32 | 2 | 2 | 赵越喆 | 建筑学院 | 课程论文 |
| |
29.
| S0813014 | 当代西方建筑理论 | 32 | 2 | 3 | 冯江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30.
| S0813086 | 建筑与现代性 | 32 | 2 | 2 | 朱亦民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31.
| S0813010 | 东南亚国家建筑 | 32 | 2 | 3 | 刘业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32.
| S0813046 | 建筑设计方法与评论 | 32 | 2 | 2 | 肖毅强 | 建筑学院 | 论文 |
| |
33.
| S0002005 | 第二外语(日) | 72 | 3 |
|
|
|
|
| |
34.
| S0002006 | 第二外语(俄) | 72 | 3 |
|
|
|
|
| |
35.
| S0002007 | 第二外语(德) | 72 | 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