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院校及“985工程”重点院校,学校座落在南方名城广州,占地290多万平方米,风景优美,环境优雅。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科起源于1932年的勷勤大学,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学科之一, 1938~1952年并入原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经院系调整合并形成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早年一批留学于欧、美、日的知名专家教授,如陈伯齐、夏昌世、龙庆忠、谭天宋、林克明、符罗飞、罗宝钿、张锡麟、金振声、杜汝俭等教授曾先后在系中执教,逐步形成了严谨、务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和专业教育特色。
建筑学院立足岭南地域文化特色和亚热带地区技术研究,面向现代建筑学科群整体发展,形成了严谨、务实、创新的办学方向和学术风格,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专业素养的建筑学科人才,孕育了莫伯治、佘峻南、何镜堂、吴硕贤等4位院士,9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目前由建筑系、城市规划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南方建筑》编辑部五部分组成,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架构。
学院的建筑学一级学科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建筑学一级学科包括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四个二级学科,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其中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还是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981年,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经教育部批准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建筑学专业批准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获批“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启动“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筑设计研究院列中国10大设计院。从 “九五”起建筑学一级学科一直是“211工程”和“985工程”一期、二期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设有五年制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建筑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学专业和城市规划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学院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及景观建筑学等5个硕士点。
学院以何镜堂院士、吴硕贤院士等为学术带头人,已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综合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教职工276人,其中教授22人,副高职称66人,研究生导师3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国家工程设计大师1人,全国性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1人;现有列入“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教师1人,省级培养教师1人,校级培养教师4人,国家、省部级先进教师5人,厅局级及校级先进教师12人。师资队伍学术活跃,务实创新,团结合作,为培养建筑学学科的各类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从1962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3年获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建立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至目前为止,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50多名,博士研究生35名。在这些研究生当中,已有二十多人担任了甲级建筑设计院的院长、总建筑师等职务。近三年培养硕士研究生221名、博士研究生23名、博士后4名。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319名、在校博士生160名、在站博士后6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一流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师资队伍,多层次、高质量、国际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模式,为学生学习深造及以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几十年来,建筑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本科毕业生和几百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依托于珠三角经济的腾飞,依托于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我院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供不应求,大都能在珠三角的重点城市(深圳 、广州、佛山、东莞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研究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我们真诚欢迎有志于建筑事业的有志青年报考我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