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鲍桥梁教授到访本实验室

时间:2025-09-09作者:浏览量:10


2025年9月9日上午9时30分,上海理工大学鲍桥梁教授到访本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于大学城B5副楼三楼会议室为实验室的师生做了题为“范德华材料中的极化激元和电芯制造中新型激光工艺应用”的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鲍桥梁教授介绍了他们在天然范德华材料三氧化钼中实现各向异性、超低损耗极化激元传播的进展,同时展示了如何通过层间扭转角调控三氧化钼中的双曲极化激元,在“光子魔角”条件下,观测到双层扭转三氧化钼中双曲(开放)至椭圆(闭合)色散的可控拓扑相变。此外,进一步通过化学插层和边缘取向调控实现了该材料中双曲极化激元的多维操纵,为构建极化激元光子回路打下基础。并且还基于双轴范德华准直透镜开发了高分辨率无损纳米电子电路缺陷检测技术。另一方面,鲍桥梁教授回顾了基于低维材料锁模器件的超快激光种子源研究进展,以及用于晶圆缺陷检测的深紫外超快激光器商业化进程,同时进一步介绍了新型激光工艺(如极片切割、打孔、划线、减薄和清洗等)在新能源电芯加工制造中的应用。

鲍桥梁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启发了同学们做科研的新思路,展现了新型激光工艺在电芯加工制造中的应用,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精彩绝伦的学术报告收获了听众们的热烈掌声。随后鲍桥梁教授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并为大家答疑解惑。

鲍桥梁教授做学术报告

刘军教授(右)向鲍桥梁教授(左)赠送实验室纪念牌


报告人简介:

鲍桥梁教授,国家高层次特聘教授,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学院。曾于南洋理工大学深造,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2012)。2016年荣获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未来学者”,受聘为蒙纳士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终身制教授,并担任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未来低能耗电子技术”(FLEET)卓越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发表280余篇同行评审论文,总被引用超5万次,H指数达102(Google Scholar)。2018至2024年连续7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两篇发表在Nature的成果分别入选2018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和2020年度“世界物理十大突破”。基础研究聚焦波导耦合二维材料与光子学器件,探索受限空间光-物质相互作用对极化激元传输的影响,开发用于神经形态硬件的新型光子回路。应用研究聚焦于全固态深紫外激光器的工业化和商品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