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8日上午9点,陈锡龙等三位博士研究生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8号楼201会议室举行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陈锡龙博士的答辩题目为“硅氧烷添加剂在超高镍三元锂电池中的多维度验证与界面研究”,指导老师为胡仁宗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孙永明研究员担任本次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学位委员会委员有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的石倩正高级工程师、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的李成超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王辉教授、袁斌教授、胡仁宗教授及杨黎春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常明原博士后担任答辩秘书。陈锡龙博士以硅氧烷添加剂为切入点,针对超高镍三元正极锂离子电池存在的电解液易分解产生HF、特定情况下电池高温无法循环、超高镍正极空气稳定性差以及添加剂影响正极比容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陈锡龙博士用时约35分钟对自己博士工作内容进行了阐述,随后,答辩委员会对其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进行了交流及讨论,各位委员充分肯定了陈锡龙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作成果,并围绕其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意见与建议,经过约一个小时的答辩,陈锡龙博士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陈锡龙博士于2021年进入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师从胡仁宗教授。在攻读博士期间,陈锡龙博士以提升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为目标,以硅氧烷添加剂作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其在超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中的作用机理,并据此探索了硅氧烷添加剂的多维度应用,涵盖了电池循环阶段、高温陈化阶段、前工序浆料混料阶段以及界面化成阶段,该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陈锡龙博士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Smal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篇,同时申请专利1项,并获得2024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欣旺达奖学金。
陈锡龙博士正在进行博士答辩
陈锡龙博士正在和答辩委员会专家讨论
陈锡龙博士与答辩委员会专家合影
陈锡龙博士与导师胡仁宗教授合影
陈锡龙博士与课题组成员合影
(图/文 陈锡龙 /编辑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