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7日下午,邹品娟等3位博士研究生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B5三楼会议室举行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邹品娟博士的答辩题目为“电沉积动力学构筑高循环稳定性锂金属负极”,指导老师为欧阳柳章教授及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聂铭教授级高工。中山大学姚向东教授担任本次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会委员有深圳大学的王雷教授、广东省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王震宇研究员、广东海洋大学师文庆教授、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刘辛、广州大学张涛教授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的欧阳柳章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马龙涛教授担任答辩秘书。邹品娟博士围绕锂枝晶的不可控生长和锂金属沉积不均匀等难题,通过开发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和界面改性等技术来调控锂金属沉积动力学,用约35分钟的时间对自己博士期间的工作内容进行了阐述。随后,答辩委员会对其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进行了交流及讨论,各位成员肯定了邹品娟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作成果,并围绕其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意见与建议,经过约一个小时的答辩,邹品娟博士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邹品娟博士于2020年进入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欧阳柳章教授和聂铭教授级高工。在攻读博士期间,邹品娟博士针对锂金属负极在实际使用中面临锂枝晶的不可控生长和锂金属沉积不均匀等问题,通过引入能调节晶粒成核行为的电解液添加剂来减小锂成核尺寸,并提高成核位点数和成核数量,此外,通过构建高离子电导、低离子扩散能垒以及混合导电SEI膜来均化离子传输和电场分布,实现锂金属负极的均匀沉积,有望为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开发提供参考。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邹品娟博士以第一作者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期刊发表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两项。
邹品娟博士在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邹品娟博士与答辩委员会专家合影
邹品娟博士与导师欧阳柳章教授合影
(图/文 邹品娟 /编辑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