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下午16时,燕山大学黄建宇教授到访本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大学城B5副楼三楼会议室给实验室的师生分享了题目为“固态电池表征方法”的学术报告。
在本次报告中,黄建宇教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透射电镜-探针显微镜(TEM-SPM)在纳米力学方面的原位定量测量技术,随后,又为我们分享了可在高真空度电镜中工作的锂电池以及在原子尺度上实时观察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的新技术。最后,黄建宇教授还为我们介绍了用于揭示固态电池失效机制如枝晶生长和高界面阻抗的跨尺度多场耦合原位电镜和冷冻电镜测试技术。
黄建宇教授的报告精彩绝伦,收获了听众们的热烈掌声,随后黄建宇教授还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探讨关于固态电池及其失效机制的表征手段的现状及展望。
胡仁宗教授(右)向黄建宇教授(左)赠送实验室纪念牌
报告人简介:
黄建宇,燕山大学和湘潭大学教授。一直以来以电子显微镜为主要研究手段,从事纳米力学与能源科学研究工作20多年。在电池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多种纳米力学和能源材料透射电镜-探针显微镜(TEM-SPM)的原位定量测量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制造出可在高真空度电镜中工作的锂电池,发明了在原子尺度上实时观察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的新技术,形成了原位纳米尺度电化学和纳米力学研究的新领域,为锂离子电池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研究成果在Scie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杂志上发表,共发表论文340篇,h因子为101。
(图/ 文 桑熠辉 /编辑 钟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