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黄文杰等四位博士研究生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B5-102会议室举行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黄文杰博士的答辩题目为“α-MoO3基水系二次电池中的质子存储机理与机理”,指导老师为杨黎春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兰亚乾教授担任本次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会委员有暨南大学的杨小健研究员、中山大学的刘书乐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王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袁斌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刘军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杨黎春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专职副研究员刘雨轩担任答辩秘书。黄文杰博士围绕α-MoO3材料的结构改性及质子存储机理、新型高能水系二次电池的构建,用约35分钟的时间对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随后,答辩委员会对其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质询及讨论,各位成员肯定了黄文杰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作成果,并围绕了其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意见与建议,经过约60分钟的答辩,黄文杰博士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黄文杰博士于2017年进入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朱敏教授。随后,于2019年转为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杨黎春教授。硕博连读期间,黄文杰博士针对α-MoO3在水系二次电池中电化学性能差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材料结构设计及电解液配置,循序渐进,逐步解决,并深入探讨了这些改性的作用。针对α-MoO3材料电化学机理尚未明确的科学问题,通过多个原位、移位检测技术,首次提出了酸性电解液中质子嵌入α-MoO3为主导的电化学机制具有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将α-MoO3基材料为电极与溴、锌和二氧化锰分别组合,兼容性良好,获得了倍率性能高、长循环稳定、宽温域工作的全电池。这些研究为下一代高性能水系二次电池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黄文杰博士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Small等知名期刊发表了论文。
黄文杰博士正在进行博士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兰亚乾教授祝贺黄文杰等四位博士通过论文答辩
黄文杰博士与答辩委员会专家合影
黄文杰博士与导师杨黎春教授合影
(图 /文 黄文杰 /编辑 钟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