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宇恩教授到访本实验室

时间:2023-11-30作者:浏览量:18


2023年11月29日下午15时30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宇恩教授到访本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大学城B5副楼三楼会议室给实验室的师生分享了题目为“能源小分子的活化:从纳米到原子”的精彩学术报告。

吴宇恩教授长期致力于单原子催化剂的理性设计及应用探索。在本次报告中,吴宇恩教授首先讲述了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材料科学学科的前进方向及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催化剂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以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为例,从高原子利用率、能级结构匹配性分析,展现其在高效催化的应用潜力;酸性条件下稳定的非Pt氧还原催化剂的开发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认知。其次,吴宇恩教授还介绍了他们开发的一种全新的氧气调控技术——电子氧肺技术,可安全、高效的实现氧气的富集和脱除。最后,吴宇恩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团队近期在医疗供氧、粮食储藏、食品保鲜、化工合成等交叉领域的探索成果,分享了单原子催化剂投入到实际应用的生动案例,让大家得以一窥基础科研的奥秘,同时也能感受到科技转化带来的巨大潜力和价值,进一步认识到基础科研对于推动科技转化的重要性,以及科技转化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讲座中,师生们积极思考,与吴宇恩教授讨论交流了众多问题,在关于单原子催化剂发展的现有挑战以及工业化进展等问题,吴宇恩教授一一对师生们的问题予以细心解答。最终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学术报告圆满结束。

吴宇恩教授做学术报告


吴宇恩教授与师生交流


刘军教授(右)向吴宇恩教授(左)赠送实验室纪念牌



报告人简介:

吴宇恩,广西桂林人,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2014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李亚栋院士。近年来,专注于金属单原子、团簇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学研究,并将催化剂应用于小分子活化反应研究。以通讯作者在Nat. Catal.,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论文共计SCI引用超20000余次,h-index 69, 2020-2022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2015年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7年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青年项目资助并任首席, 2017年获得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资助。担任国际重要期刊Science Bulletin(国际Q1区) 副主编,Science China Materials(国际Q1区) 编委,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 编委, Small methods客座编辑,无机化学学报青年编委,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青年编委等,内燃机协会燃料电池分会委员,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青年编委2019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20年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实现多项成果转化,目前基于单原子催化剂衍生的产品已经应用于美的、小米、天邦、中粮等企业。



(图/ 文 宋心/编辑 钟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