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下午2时30分,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到访本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大学城B5副楼三楼会议室给实验室的师生分享了题目为“氢电高效催化转化”的学术报告。
在本次报告中,郭少军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分解水制氢光催化和电催化的研究工作。首先,郭少军教授提到氢能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新能源体系,氢能高效循环技术是实现未来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关键,介绍了光/电化学清洁制绿氢的方法。接下来,郭少军教授深入介绍了分解水制氢光催化材料以及相关研究工作,如电催化PH3诱导转换纳米粒子、富电子特征Co-P3单原子、新型Pt-I3单原子、Cs2 Snl6钙钛矿材料、缺电子特征Pd-P3原子位催化剂,以及Ga-N5原子位能够显著提升光合成双氧水性能。随后,郭少军教授介绍了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特点与发展态势以及相关研究工作,提到了跨尺度三维催化层提升制氢器件性能新策略、发现材料配位新结构调控催化的新策略、提出局域电子结构稳定高价钉原子位提升全水解性能的新策略、创制1 nm铂铱纳米线提升电催化高值化新策略、出材料新配位结构调控催化新策略。
郭少军教授的精彩分享细致入微,收获了听众们的热烈掌声。随后郭少军教授还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拓展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
郭少军教授做学术报告
郭少军教授与马龙涛教授进行交流
马龙涛教授(右)向郭少军教授(左)赠送实验室纪念牌
报告人简介:
郭少军,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独立工作以来以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NSC系列/PNAS (31)、AM/Angew/JACS (69) 等高影响力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1余篇:论文被引6.8万余次,h指数137;2014-2023连续10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化学、材料)。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曾作为科学家代表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科学家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催化科学重点专项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基金委重点、杰青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委杰青(首届)、重点研究专项项目等。任Energy Lab 创刊主编,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副主编,Adv. Energy Mater.、ChemCommun.、Sci.China Mater.、Sci.Bull.等20余个杂志的 (顾问)编委。
(图/ 文 刘湉湉 /编辑 钟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