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8日,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B5-102会议室举行刘政波等四位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刘政波博士答辩的题目为“P2型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指导老师为刘军教授。担任本次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主席是来自中山大学的苏成勇教授,委员有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黄少铭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朱敏教授、刘仲武教授、胡仁宗教授、刘军教授、杨黎春教授。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何世满博士后担任答辩秘书。刘政波博士通过理论研究,提出了制备低应变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元素替代的方法提升了电化学性能,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刘政波博士用约35分钟的时间对其博士期间的工作进行了阐述。随后,答辩委员会委员对其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及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交流。各位委员充分肯定了刘政波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作成果,并围绕其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与建议。经过约一小时的答辩,刘政波博士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刘政波博士于2016年进入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并于2018年通过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导师刘军教授。在攻读博士期间,刘政波从材料循环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着手,通过对具有不同钠离子分布情况的材料进行对比,明确了影响材料结构演变的因素为:留在材料晶格中的钠离子数目和钠离子分布情况。随后,刘政波博士在低应变的基础上,利用价态调控将Ni2+离子氧化为+3价,在进一步稳定结构的同时,拓展了钠离子传输通道,得到了具有高倍率、长循环特性的正极材料。最后,刘政波博士为了降低材料的成本,采用双金属元素替代Co元素的策略制备了无钴正极材料,并提高了工作电压。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刘政波博士在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ChemNanoMat上发表了多篇文章。
刘政波博士正在进行博士答辩
刘政波博士正在进行博士答辩
刘政波博士正在与答辩委员会专家交流
答辩委员会主席苏成勇教授祝贺刘政波等四位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刘政波博士与导师刘军教授合影
刘政波等四位博士与答辩委员会专家合影
(图 曾俊/文 曾俊/编辑 钟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