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4日下午3时许,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教授到访本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大学城B5副楼三楼会议室给实验室的师生分享了题目为“室温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性能优化”的学术报告。
在本次报告中,黄云辉教授首先诚恳幽默地分享了其求学与科研经历,而后系统地介绍了其有关钠离子电池领域丰硕的学术成果,包括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类、金属有机化合物等正极材料以及高容量合金类、金属钠基等负极材料。黄云辉教授通过电极材料的化学组成、相及局域结构、晶格有序性、缺陷等对性能的影响及优化,改善钠离子扩散动力学,设计与构筑低成本、高性能的储钠电极材料;通过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优化,获得低成本、高能量、长循环、安全的钠离子电池体系。同时,黄云辉教授介绍了其学术成果的市场规模化应用现状,包括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发制备、电池快充技术、电池无损超声检测技术以及电池安全关键技术,鼓励大家认真思索学术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勇敢创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黄教授的报告精彩绝伦,收获了听众们的热烈掌声,随后黄教授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黄云辉教授正在做学术报告
黄云辉教授正在与师生进行交流
黄云辉教授正在与师生进行交流
朱敏教授(右)向黄云辉教授(左)赠送实验室纪念牌
报告人简介:
黄云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研究工作,在Science、Joule、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引用4.5万余次,H-因子107,授权或公开专利70余件,所研发的电池快充、电池健康超声扫描等技术已广泛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
(图/文 李祥杰 /编辑 钟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