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室朱用洋博士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时间:2021-06-02作者:浏览量:690


2021年5月30日,华南理工大学B5-107会议室举行朱用洋等七位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朱用洋博士答辩的题目为“基于水合物制储氢一体化的金属硼氢化物合成与再生”,指导老师为欧阳柳章教授。担任本次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主席是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刘应亮教授,委员有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南俊民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朱敏教授、王平教授、欧阳柳章教授。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钟浩博士后担任答辩秘书。朱用洋博士针对金属硼氢化物在价格、安全、高效的合成与再生的问题,采用水合硼砂、CO2处理后的NaBH4水解直接副产物和硼酸等水合物为原料,通过机械力化学法在常温常压下合成或再生NaBH4和Mg(BH4)2,用约40分钟的时间对其博士期间的工作进行了阐述。随后,答辩委员会委员对其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及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交流。各位委员充分肯定了朱用洋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作成果,并围绕其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与建议。经过约一小时的答辩,朱用洋博士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朱用洋博士于2017年进入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金属硼氢化物合成与再生方向),师从导师欧阳柳章教授。在攻读博士期间,朱用洋博士探索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高能球磨水合硼砂与MgH2、Mg、NaH等不同还原剂合成NaBH4的经济有效新方法。然后,利用NaBH4水解产物(NaBO2)水溶液与空气中CO2反应形成的Na2B4O7∙10H2O和Na2CO3混合物为原材料,在常温常压下与Mg进行高能球磨,同步实现了CO2甲烷化与NaBH4再生,发明了一种新的氢气制/储闭环一体化技术。接着,拓展了Na2B4O7∙10H2O合成再生NaBH4的方法,采用储量更丰富且拥有更高的氧化态的Al及其合金取代Na、Mg、Ca作为还原剂,同样实现了NaBH4的再生。最后,为验证结晶水合物可再生合成硼氢化物方法的普适性,实现了室温球磨B2O3∙3H2O与MgH2合成Mg(BH4)2,且产率接近70%;采用Mg取代昂贵MgH2,实现了无外加氢源条件下合成Mg(BH4)2;采用B2O3取代B2O3∙3H2O与MgH2反应,Mg(BH4)2的合成产率提高至80%。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朱用洋博士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Chemisrty – A European Journal等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获得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校长奖学金等诸多荣誉。


朱用洋博士正在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朱用洋博士正在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朱用洋博士正在与答辩委员会专家交流

朱用洋博士正在与答辩委员会专家交流

答辩委员会主席刘应亮教授祝贺朱用洋等四位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朱用洋博士、周峰晨博士与导师欧阳柳章教授合影

朱用洋博士与导师欧阳柳章教授合影

朱用洋博士与答辩委员会专家合影



(图 申少洋 / 文 谈诚 / 编辑 钟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