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金钟教授到访本实验室

时间:2019-12-10作者:浏览量:1649


2019年12月8号上午9时30分许,南京大学金钟教授到访本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且在大学城B5栋3楼会议室给实验室的师生分享了题目为“多电子储能材料和二次电池器件研究”的学术报告。

在本次报告中,金钟教授介绍了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凸显,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提升电化学储能器件的综合性能,有必要从器件的运行原理以及电极材料结构设计的源头入手,探究构筑基于多电子储能机制的新型电极材料,研究在电极材料表面上的电荷/离子转移过程和微观反应机制,克服现有电极材料的电荷传递受限、动力学缓慢、界面稳定性差等瓶颈问题。并在新型高比能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设计、性能优化和电化学储能机制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利用金属有机前驱体热分解歧化方法制备了多种分级结构的复合电极材料,优化了锂/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对这些电池材料体系中的离子存储机制和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理论模拟计算和实验表征;最后在有机电极材料、液流电池以及 “泥浆电池”方面做了简单介绍。金钟教授的报告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充分表现出化学的学术魅力,引发了参会师生的强烈共鸣,让聆听报告的师生们受益匪浅。此次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实验室刘军教授(右)向金钟教授(左)赠送实验室纪念牌


报告人简介:

金钟教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2003年和2008年分别获得获北京大学材料化学学士和无机化学博士学位。2008-2014年期间先后在美国莱斯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回国后于南京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能源转换与存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机制,尤其是基于无机/碳基复合电极材料的能源器件研究。已在Nature Commun.、J. Am. Che. Soc.、ACS Nano、Nano Lett.、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Nano Energy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他引6600余次,H因子42。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青年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军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军委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青年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等科研项目。获得了2018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1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四)、江苏省首届创新争先奖、江苏省双创人才、南京大学首届“双创之星”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