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B5楼3楼会议室举行朱九一博士论文答辩。朱九一博士答辩的题目为“基于LiBH4与氮化物相互作用的储氢新体系构建及其储氢机理与性能”,指导老师为朱敏教授。担任本次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主席是来自中山大学的孟跃中教授,委员有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舒东教授、暨南大学的麦文杰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朱敏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刘军教授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答辩秘书左世永博士后。朱九一博士以发展高性能硼氢化锂(LiBH4)基复合高容量储氢体系为研究目标,对其博士工作进行了40分钟的阐述,其博士期间系统的研究了LiBH4-MgH2复合体系脱氢时的氢扩散作用;通过LiBH4熔化嵌入、水解剥离的方法制备特殊纳米结构的层状材料;以及添加轻质氮化物与LiBH4复合制备出新的高容量储氢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后,答辩委员对其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交流,充分肯定了朱九一博士在博士期间的扎实的工作与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围绕其博士期间的工作与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经过约一小时的答辩,朱九一博士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的答辩。
朱九一博士于2014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同年于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储氢方向),师从导师朱敏教授。在攻读博士期间对基于LiBH4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及机理进行了详尽的研究:通过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硼氢化物-金属氘化物体系真空脱氢过程中氢原子的扩散机制;通过超声法和球磨法可以通过有机分散剂辅助剥离制备薄层层状材料,其中在55%的乙醇溶液中行星球磨可以制得厚度仅3mm的h-BN片状材料;同时还研究发现特殊纳米结构的h-BN与氢的结合能力也有所加强,将纳米晶和纳米多孔h-BN与LiBH4复合可构成高容量的储氢体系;通过LiBH4熔嵌醇解的方法将AlN剥离为官能团修饰表面的纳米AlN;最后研究发现LiBH4与碳氮化物复合时会发生反应。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朱九一博士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Nanotechnology,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等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
朱九一博士正在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朱九一博士正在与答辩委员会专家交流
朱九一博士与导师朱敏教授合影
朱九一博士等与答辩委员会专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