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校友
四载诗千行,岁月酿清欢
个人简介:
查世龙,前沿软物质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目前于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本科期间于班级担任组织委员,获本科生院长奖学金三等奖,优秀毕业答辩。
同学自述:
非常荣幸能够收到程先生的邀请,在《南国晨梯》栏目中分享我本科的一些经历与感悟,也让我能够借此机会踏雪寻梅,重拾春风怜花意。
“大学本科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蔡元培
本科四年是人生梦想发芽的沃土。教室窗边摇曳的树影,球场上略过的风,被当作自习室的“全家”里深夜的灯火,都潜藏着我成长的密码。每每想起本科时期的学习与生活,程先生“立天地之正气,做儒雅之学问”的寄语总会在我耳边回荡。
大一的时候,面对着自以为熟悉的课程我并未上心,加上疫情居家学习等多重因素,导致成绩一落千丈,这让我突然迷失了对大学学习的兴趣和方向。所幸回到学校学习后,我的学业导师黄明俊老师非常关心我的情况,单独找我开导并指导我如何去重新适应校园的集体生活。经过对自己心理上和习惯上的重新调整与规划,我成功的适应了大学这一个全新的环境。此外,在程先生和黄老师的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SRP项目,在课程学习与社团娱乐之余,初步尝试科研训练,这也为我日后的科研生活埋下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
“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目前,我在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董学会教授课题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精确大分子以及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行为。我的课题致力于研究不对称三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通过调整三嵌段共聚物中不同方面的不对称性,并且控制分散性和组成,探究单一变量对于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本科时期的知识探索,像是沿着前人铺好的路前行,而在真正科研的道路上,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面对实验数据的反复无常,面对课题进展的曲折蜿蜒,都需要自己披荆斩棘。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导师董学会教授总会扮演那个灯塔般的角色,为我指明探索的方向,为我提供坚持的勇气,更为我重塑了对科研的认知,即科研不仅仅是智力的角逐,更是一场与自我的持久战。
同时在科研团队协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独行快,众行远”的智慧。与课题组中的伙伴合作,碰撞出的思维火花,让我突破认知局限。在这里,我也要感谢课题组里的每一位帮助过我的师兄师姐和师弟师妹。就像牛顿所说“我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科研离不开前人的成果,更离不开当下团队的携手共进。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是程先生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在前沿软物质学院有各种各样的优秀老师,他们拥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经历,与他们交流总是能够能体会到云开见月明的顿悟感。
本科四年,终究会成为记忆里的剪影,但那些在岁月中沉淀的品格、知识与爱,将永远属于你。学弟学妹们,愿你们在这方天地里,既敢仰望星空,亦能脚踏实地;既懂得拥抱世界,亦学会守护内心。当你们穿过时光的河流,回头望时,愿能看见青春在身后闪着光,像一首永远未完待续的诗。而对于科研之路,若你心生向往,不妨大胆前行,那里有更多未知的精彩等待你去发现。
愿谨以此篇,能为初入象牙塔的你们,点亮一盏引路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