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教授
邮箱:zlyu@scut.edu.cn
工作单位: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510640
毕业院校:南洋理工大学
办公室:D1-b507
最后学位:博士
办公电话:
导师类别:博导
2006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项。长期从事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其在脑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理论方面,一直致力于多传感器信号检测、贝叶斯分析、稀疏信号分析、 凸分析及优化技术在信号处理及机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自 2007年开始用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的方法解决脑机接口和 fMRI 数据分析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企业合作项目近20项;IEEE Signal Process. Mag.、NeuroImage、 IEEE Trans. Biomed. Eng.、 IEEE Trans. Signal Process.、IEEE Trans. Neural Syst. Rehabil. Eng., Neurocompu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al Systems 等多个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 SCI 检索论文约5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2022年7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执行院长;
2017年8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8年5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7月—2008年5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信号处理中心研究工程师、研究组长;
1998年3月—2000 年4月,上海贝尔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
博士,2006年6月,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硕士,1998年3月,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电子工程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士,1995 年6月,电子工程专业,电子工程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民盟广东省省委会十六届常委(2022年6月 – 至今)
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及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脑机接口及脑信号处理及应用;
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及多媒体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中的前沿技术研讨,现代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高级算法语言C++
科研奖项
2020年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负责人)
2022年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负责人)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脑信号分析算法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排名第七,2017年。(李远清,吴畏,龙锦益,高小榕,潘家辉,余天佑,俞祝良,顾正晖)
2013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大型公共设施行人交通机理及客流组织关键技术”,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水木路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刘浩、陈艳艳、张可、张海林、蔚晓丹、张广厚、胡小兵、俞祝良、李静、汪林、冷甦鹏、杨赛霓、张晓亮、王扬、牛树云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年
2010年获首届中国脑-机接口比赛“字符输入”项目第一名,获奖人:余天佑,潘家辉,龙锦益,张瑞,俞祝良,顾正晖,李远清。(该比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
2010年获首届中国脑-机接口比赛“自动车控制”项目第一名,获奖人:龙锦益,余天佑,李道礼,王洪涛,俞祝良,李远清
2001年获新加坡程嘉庚青年发明家奖银奖(本年度金奖空缺)
2001 年获得南洋理工大学信号处理中心最优秀研究员(The Best Researcher)称号
1994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1994 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科技奖一等奖
1998 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毕业生(硕士)
199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毕业生(本科)
教学奖项
2022年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面向智能时代,重构自动化大类专业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排名3/8)
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面向智能时代,重构自动化大类专业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排名3/8)
2019年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融合工程实践、产教结合和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建设》(排名3/8)
2014年度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王永康,庄晓滨,张文桂,指导老师俞祝良
2011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二等奖,“多模态脑机接口轮椅控制系统”,余天佑 龙锦益 李道礼 邹鹤良 张瑞, 指导老师李远清、俞祝良
2009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9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大洋电机奖教基金专项奖
2008-2009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2007年获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之“杰出青年教师”
设计奖项
2014年教育部主办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视频处理挑战技术,第二名,杜倩云,张润初,张文桂,指导老师俞祝良
2020年
[5]X. Deng, Z. L. Yu*, C. Lin, Z. Gu, Y. Li, “A Bayesian Shared Control Approach for Wheelchair Robot with Brain Machine Interface”, IEEE Trans.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 Eng., vol. 28, no. 1, Jan. 2020.
2019年
[1]J. Li, Z. L. Yu*, Z. Gu, H. Liu and Y. Li, “Dilated-Inception Net: Multi-scale feature aggregation for cardiac right ventricle segmentation”, IEEE Trans. Biomed. Eng., vol. 66, no. 12, pp3499-3508, Dec. 2019、
[2]J. Li, Z. L. Yu*, Z. Gu, Y. Wang, M. Tan, and Y. Li, “Spatial-Temporal Discriminative 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 for Event-related Potential Detection and Analysis”, IEEE Trans.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 Eng., vol. 27, no. 2, pp. 139-151, Jan. 2019
[3]K. Liu, Z. L. Yu*, W. Wu, Z. Gu, J. Zhang, L. Cen, S. Nagarajan and Y. Li, “Bayesian Electromagnetic Spatio-Temporal Imaging of Extended Sources based on Matrix Factorization”, IEEE Trans. Biomed. Eng. , vol. 66. no. 9, pp. 2457-2469, Sept. 2019
[4]X. Xie, Z. L. Yu*, Z. Gu and Y. Li, “Classification of Symmetric Positive Definite Matrices based on Bilinear Isometric Riemannian Embedding”, Patten Recognition, vol. 87, pp. 94-105, March. 2019.
2018年
[6]J. Li, Z. L. Yu (*), Z. Gu, W. Wu, Y. Li and L. Jin,“A Hybrid Network for ERP Detec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s”, IEEE Trans. Neural Syst. Rehabil. Eng.,vol. 26, no. 3, pp. 563-572, March 2018
[7].X. Xie, Z.L. Yu*, Z. Gu, J. Zhang, L. Cen, and Y. Li, “Bilinear Regularized Locality Preserving Learning on Riemannian Graph for Motor Imagery BCI”, IEEE Trans.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 Eng., vol. 26, no. 3, pp. 698-708, March, 2018
[10].Z. Zhang, Y. Lin, S. Li, Y. Li, Z.L. Yu, Y. Luo, “Tricriteria Optimization-Coordination Motion of Dual-Redundant-Robot Manipulators for Complex Path Plann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vol. 26 , no. 4, pp. 1345 – 1357, July 2018
2016年
[8].K. Liu, Z. L. Yu*, W. Wu, Z. Gu, Y. Li, S. Nagarajan, “Bayesian Electromagnetic Spatio-Temporal Imaging of Extended Sources with Markov Random Field and Temporal Basis Expansion”, NeuroImage,vol 139, pp385-404, Jun 2016.
2015年
[9].Ke Liu, Z. L. Yu*, Wei Wu, Zhenghui Gu, Yuanqing Li,“STRAPS: A Fully Data-Driven Spatio-Temporally Regularized Algorithm for M/EEG Patch Source Imag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al Systems, Vol. 25, No. 4 (2015) 1550016
1.Z. L. Yu, M. H. Er, W. Ser, and H. Chen, Handbook on Advancements in Smart Antenna Technologies for Wiresless Networks.Hershet, New York: IGI Group Inc., 2008, ch.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 pp. 33–59. (PDF)
2.Z. Gu, G. Erry, and Z. L. Yu, Radioloc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Accuracy Improvement. VDM Publishing House Ltd., 2009.
3.L. Cen, W. Ser, Z. L. Yu and W. Cen,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nt Advances. In-Tech, 2010, ISBN 978-953-7619-90-9 , ch.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Emotional States from Human Speeches (PDF)
4.L. Cen, M. H. Dong, H. Z. Li, Z. L. Yu, P. Chan, 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In-Tech, 2010, ISBN 978-953-307-035-3, ch.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 (PDF)
5.Cen L, Wu F, Yu Z L, et al. Chapter 2 – A Real-Time 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nline Learning[J]. Emotions Technology Design & Learning, 2016:27-46.
[1].于承鑫; 俞祝良; 顾正晖; 李远清,一种同步EEG-fMRI的在线去伪迹方法,申请时间:2018-09-21,申请号:CN201811104443.X,授权号:CN109222965B,授权公告日:2021-05-14
[2].詹国辉;俞祝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主题模型的问答系统实现方法,申请时间:2018-04-13,申请号:CN201810330697.7,授权号:CN108763284B,授权公告日:2021-07-20
[3].肖郴杰; 顾正晖; 俞祝良,一种基于LSTM网络的P300信号检测方法,申请时间:2018-01-17,申请号:CN201810043775.5,授权号:CN108304917B,授权公告日:2020-11-24
[4].袁银龙;俞祝良,一种基于增强学习智能算法的航海船舶运动控制方法,申请时间:2017-12-26,申请号:CN201711426992.4,授权号:CN108181900B,授权公告日:2020-11-24
[5].孙佳敏;俞祝良;于承鑫,一种核磁共振环境下的脑信号在线去噪方法,申请时间:2017-11-30,申请号:CN201711234707.9,授权号:CN107981862B,授权公告日:2020-06-19
[6].刘晓聪; 李景聪; 顾正晖; 俞祝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混合模型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分类方法,申请时间:2017-04-19,申请号:CN201710255191.X,授权号:CN107168524B,授权公告日:2020-11-24
[7].孙岩丹; 俞祝良; 顾正晖,一种基于自动ICA去除EEG信号中核磁伪迹的方法,申请时间:2017-02-20,申请号:CN201710089297.7,授权号:CN106859641B,授权公告日:2019-08-20
[8].吴畏; 王超; 李远清; 齐菲菲; 俞祝良; 顾正晖,基于OpenVIBE的高性能运动想象在线脑机接口系统,申请时间:2016-08-29,申请号:CN201610761426.8,授权号:CN106371590B,授权公告日: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