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者:唐金聚
- 发布时间:2025-04-16
- 浏览量:19
为深入贯彻落实《华南理工大学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等朋辈群体的洞察力、支持力和互助力,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计划面向学院(系)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以下简称“心委”)开展专题培训。
一、培训主旨
本次培训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旨在强化心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其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价值;提升全体学生对心理健康状态的感知能力,巩固基层心理健康工作根基,全方位营造积极和谐、健康向上的华园心理健康氛围。
二、培训目标
1.明确角色定位
清晰阐释心理委员的角色内涵与职责边界,通过培训让心委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服务精神,切实成为班级 / 团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2.丰富知识储备
助力心委熟练掌握基础心理学知识,精准把握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学会辨别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发现身边需要关心与支持的同学并给予帮助。
3.提升专业技能
深入学习朋辈心理支持的基础技巧,着重提升心理健康觉察、心理活动组织等实操能力,通过团队和团体的作用加强社会支持,增强朋辈心理支持纽带。
4.坚持自我成长
提升心理委员自身应对压力的能力,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避免因过度投入工作而产生情绪内耗,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状态履职尽责。
5.合理资源运用
熟悉校园心理健康资源获取途径和使用方式,明确各校区心理中心的地址、联系方式以及预约咨询流程,关注优质的心理健康公众号,并能够定期向班级/团队推送有价值的心理知识/积极心理品质等内容。
三、培训对象
全体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
四、培训主题
“守护心灵成长:心理委员的角色与行动指南”
五、培训形式
本次培训融合专题讲座的专业知识讲解、情景模拟的实践演练以及小组研讨的思想碰撞,让培训更具实效性与趣味性。
六、培训内容
1.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3.基础心理支持技巧
4.朋辈心理辅导训练
5.心理活动组织指导
6.自我关怀与资源链接
七、培训时间
2025年4月-6月
八、支持机制
1.团体督导制度
每学期1-2次学院(系)心委督导会,由对接学院(系)的专职心理老师答疑解惑,提供专业指导。
2.丰富资源平台
建立学院心委工作QQ群,共享《心理应急手册》、《心理委员工作手册》等实用资料。专职心理老师不时分享丰富学习素材和优质网络推送。
学生工作部(处)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