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胡斌教授学术报告的通知
2024-11-13 580

报告题目:利用磁场效率揭示有机分子和二维体系自旋调控光电行为突破科学瓶颈的内在机理

报告人:胡斌 教授 

邀请人:蒋尚达 教授

时间:2024年11月18日 14:30 - 16:00

地点:广州国际校区 C2a-201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报告摘要:

有机分子和二维体系可以产生显著的磁场效应,即外加磁场可以改变发光、激光、光电流、电子极化等光电子学行为。一方面磁场效应提供了先进实验手段来揭示电子自旋影响光电子学行为的内在机理;另一方面,磁场效应为解决光电子学科学瓶颈问题提供了先进概念和思路。在揭示电子自旋影响光电子学行为内在机理研究过程,我们通过磁场效应发现电子自旋相互作用是决定有机分子体系自旋角动量激子态(即S激子)和二维体系总角动量激子态(即J激子)产生不同光电子学行为的关键参量,成为发展有机自旋光电子学和轨道光电子学的有效手段。在解决光电子学科学瓶颈问题研究中,我们通过磁场效应发现轨道极化相互作用可以突破二维体系自旋-自旋相互作用距离瓶颈,实现光诱导磁性。在手性材料体系,我们通过磁场效应发现自旋-轨道螺旋序是发展CISS(手性结构选择电子自旋)的有效途径。本报告将汇报和讨论有机分子和二维体系磁场效应实验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

  胡斌,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斌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光电材料的光物理和自旋物理前沿基础研究,包括反常电-声子耦合效应、非常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轨道角动量螺旋序效应、光诱导磁学特性。近年来利用发光磁场效应、激光磁场效应、圆偏振发光磁场效应、圆偏振泵浦探测超快瞬态吸收磁场效应等先进实验手段,针对有机分子自旋态、自由基分子自旋态、螺旋结构的自旋-轨道耦合、二维材料体系的圆偏振激子态,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的自旋依赖发光、自旋依赖输运、自旋依赖极化、自旋调控发光激子园偏振的手性、自旋诱导轨道角动量螺旋序等基本过程,在Nature Materials, Nature Photonics,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JAC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Joule, Materials Horizons等期刊发表210余篇研究文章,他引次数超过11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