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分子激发态自旋转变的动力学理论与计算
报告人:白书明 研究员
邀请人:周礼楠 教授
时间:2024年6月19日 10:30 - 12:00
地点:广州国际校区 C2a-201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自旋科技研究院
2024年6月12日
报告摘要:
激发态下分子的电子结构通常由基态闭壳层变为开壳层,电子运动不再受单一基态能级限制,自旋量子数成为重要的结构参数,反应活性和可能性也极大增加。自旋是电子和原子核等基本粒子内禀的量子属性,而电子是电荷和自旋的共同载体。不同自旋电子态之间的跃迁在零级近似下是禁阻的,而通过与其他角动量的相互作用,又能够突破跃迁选择定则,实现一定的自旋转变。与电子自旋的相互作用可以来自电子轨道、其他电子自旋、核自旋、外磁场等,从而形成不同种类的自旋转变过程。本报告聚焦于激发态自旋动力学,围绕分子体系的自旋转变,包括系间窜越,分子间自旋交换,和自由基对自旋转变等动力学过程,针对性地发展动力学方法,并针对前沿光功能化学体系开展理论实验合作,指导相关的化学设计。
Reference:
[1] Bai S., Barbatti M. Divide-to-Conquer: A Kinetic Model for Singlet Oxygen Photosensitization. J. Chem. Theory Comput. 2017, 13, 5528.
[2] Bai S., Barbatti M. Mechanism of Spin-Exchange Internal Conversion: Practical Proxies for Diabatic and Nonadiabatic Couplings. J. Chem. Theory Comput. 2019, 15, 1503.
[3] Bai S., Zhang P., Beratan D. Predicting Dexter Energy Transfer Interactions from Molecular Orbital Overlaps. J. Phys. Chem. C, 2020, 124(35): 18956-18960.
[4] Chen J., Ma T., Bai S., Shi Q. Electronic Couplings for Singlet Oxygen Photosensitization and Its Molecular Orbital Overlap Description. Chin. J. Chem. Phys., 2022, 35(1): 219-226.
[5] Liu S., Lee Y., Chen L., Deng J., Ma T., Barbatti M., Bai S. Unexpected longer T1 lifetime of 6-sulfur guanine than 6-selenium guanine: the solvent effect of hydrogen bonds to brake the triplet decay. Phys. Chem. Chem. Phys., 2024, 26, 13965.
报告人简介:
白书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先后在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于2021年8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入选院级人才计划,担任研究员和课题组长。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激发态自旋动力学和耗散量子动力学的方法发展和理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