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北京工业大学王晓蕾教授学术报告的通知
2024-07-01 600

报告题目:非易失性存储薄膜的极化调控研究 

报告人:王晓蕾 教授 

邀请人:吴锐 教授

时间:2024年7月8日 15:30 - 17:00

地点:广州国际校区 C2a-207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自旋科技研究院

2024年7月5日

报告摘要:

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发展方向,非易失性存储已被纳入我国“十四五”信息化规划。非易失性存储器断电时数据不丢失,并具有读写速度快、运行功耗低等优势。然而,由于面临存储墙、稳定性、功能集成等问题,如何开发性能优异、功能拓展、可靠性高的非易失性材料,是必须要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本人对此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 开发了单相铁性忆阻材料的应力感知、频率调控和时空分辨等功能,存储窗口较传统闪存提升了6倍,能耗仅为现行CMOS的千分之一。(2) 发展了界面钝化技术,解决了半导体界面电导失配问题,获得了98%的自旋注入效率,制备了写入速度快(3.6 ns)、功耗低(1.2 pJ)且制备简单的自旋芯片。(3) 通过原子占位设计实现了反铁磁晶体结构、拓扑性质和自旋取向的精准调控,载流子浓度变化超过1个量级,各向异性磁电阻效应提高了5倍。以上工作通过优化材料性能、提高器件效率和拓展存算感功能,实现了存储器变量在多稳态之间的切换,获得了高速度、低功耗、高效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报告人简介:

王晓蕾,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于2006年在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系取得学士学位,201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获得硕士学位,2013年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与剑桥大学联合培养)。在中科院半导体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6年,2019年以高层次人才入职北京工业大学。十几年来聚焦信息存储材料的调控、功能器件的制备及自旋芯片的开发,发表论文65篇,引用1300余次,单篇引用超百次论文3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29篇,近五年18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1篇为ESI高被引),以及Advanced Materials(卷首)、Nano Letters(封面)等。近五年相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科院人才专项(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北京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等,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担任北京光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杂志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 (Nature出版社)副主编,Engineering Reports (John Wiley & Sons出版社)青年编委,以及中国期刊《稀有金属》青年编委等学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