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叶汝全学术报告的通知
2024-06-03 641



报告题目:二氧化碳还原分子界面构建

报告人:叶汝全 教授

邀请人:周礼楠 教授

时间:2024年6月14日 15:00 - 16:30

地点:广州国际校区 C2a-201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自旋科技研究院

2024年6月3日

报告摘要:

二氧化碳还原生产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可以同时固定二氧化碳并将可再生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是实现碳循环闭环的有吸引力的途径。金属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催化剂,具有结构明确、可控的优点。然而,由于催化过程中的分子聚集和浸出效应,导致多相催化过程存在转化频率低、电子传输速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次报告将总结课题组近年来在基于分子催化剂的二氧化碳还原方面取得的进展,并重点讨论:(1)催化剂界面聚集与浸出效应对催化机理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重点讨论离子型催化界面的构建策略;(2)探讨分子构型演变,实现高效可控的双电子和多电子还原;(3)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碳还原的分子设计策略。

[1] J. Su,# C. B Musgrave III,# W. A. Goddard III,* R. Ye* et al. Nature Catalysis, 2023, 6, 818

[2] J. Yu#, L. Huang#, L. Du*, D. L. Phillips*, R. Ye*, J. Tian* et al. Nature Catalysis 2023, 6, 464

[3] Q. Zhang, W. A. Goddard III*, R. Ye* et al. Nature Synthesis 2024

[4] W. Guo, R. Ye*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14: 7383

[5] Y. Song, D. Yang*, B. I. Yakobson*, R.Ye*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2022, 34 (42), 2110496 

[6] J. Su, M. Zhu*, R. Ye* et al.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1, 14, 483 


报告人简介:

叶汝全,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教授,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美国莱斯大学James Tour课题组、麻省理工学院Karthish Manthiram课题组、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开展催化研究。2022年入选科睿唯安前1%高被引学者;2020–2023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科学家名单;2019年荣获香港工程师学会青年工程师/研究员杰出论文奖;2016年荣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2012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学术成就奖。担任Materials Today Physics青年编委;担任Nature Catalysis、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cience China Chemistry等多个著名期刊的审稿人。主持香港研究资助局项目3项,约200万港币;国家级、广东省、深圳市科学基金5项,约350万人民币。

共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19篇为高被引论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2篇Nature Catalysis、1篇Nature Synthesis、3篇Nature Communications、1篇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6篇Advanced Materials、2篇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6篇ACS Nano、2篇Nano Letters、1篇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等。谷歌学术引用14,000余次,第一作者单篇引用800余次,H指数47。获授权国际专利5项,美国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