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LNG工业的发展历史
1910年,美国开始了工业规模的天然气液化研究和开发工作。
1917年,卡波特(Cabot)获得了第一个有关天然气液化、储存和运输的美国专利,同年在美国的西费吉利亚地区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家液化甲烷工厂,进行甲烷液化生产。
1937年,英国的埃吉汤(Egerton)工程师提出用液化天然气调节城市供气中的高峰负荷,将天然气液化并储存,供冬季供气负荷和应急事故时的供应。
1955年,美国康斯托克国际甲烷公司,致力研究跨海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规划和设计。
1957年,英国气体公司决定和康斯托克公司签订合同,引进液化天然气补充城市煤气供应不足,并在英国的坎威尔岛上建起世界上第一个液化天然气接收基地,用于储存引进的液化天然气作为调峰使用。
1959年,美国康斯托克国际甲烷公司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甲烷先锋”号。
1960年,1月28日至2月20日运载了2200吨的液化天然气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查理斯湖出发,航行至英国的坎威尔岛接收基地,标志着世界液化天然气工业的诞生。
1960年,英国壳牌公司购买了康斯托克公司“甲烷先锋”号40%的股份。1964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座LNG工厂在阿尔及利亚建成投产。同年“甲烷先锋”号船运载着12000吨LNG开始了由阿尔及利亚至英国的LNG运输业务,使世界LNG商业贸易迅速地发展起来。
从1964年开始,法国和英国分别每年从阿尔及利亚进口LNG4.2亿和10亿立方米。
1967年法国与阿尔及利亚达成15年供应协议,从1971年开始额外增加1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1975年每年上升至35亿立方米,1977年又签订了第二个补充协议,除了每年40亿立方米天然气协议之外,每年再购入51.5亿立方米天然气。法国在建成勒阿弗尔接收站和佛斯港接收站之后又在大西洋海岸蒙度雅建第三个LNG接收站。由于英国在北海发现了大量天然气资源,于1982年终止了购买LNG的合同。
1988年比利时从法国蒙度雅接收站进口LNG,西班牙也在1988年建成第一个LNG接收站,1994年土耳其,1998年希腊,1999年意大利也相继建成LNG接收站。意大利进口LNG,先送到法国,再通过天然气管线送至意大利。
在亚洲,日本东京煤气公司1969年起,大阪煤气公司1972年起,东邦煤气公司1977年起,西部煤气公司1988年起各自分别从阿拉斯加、文莱、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引入LNG,至1998年全国实现了天然气转换。目前日本已建LNG接收站22座,使用5600多万吨LNG。韩国于1986年开始进口LNG,我国的台湾也于1990年开始进口LNG,使亚洲LNG进口总量达到世界贸易量的73%,欧洲为22%,北美为5%。而LNG生产量的52%来自亚太地区,23%来自非洲,22%来自中东,3%来自美国。
世界各国开始使用LNG的时间
序 号 国家/地区 开始使用LNG的时间
1 英 国 1960年
2 法 国 1965年
3 日 本 1969年
4 西班牙 1975年
5 比利时 1982年
6 韩 国 1986年
7 美 国 1988年
8 意大利 1988年
9 台湾地区1990年
10 土耳其 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