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院教师党员蒋盛副教授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
黄之诚 2024-05-13 553

近日,我院教师党员蒋盛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Magnetic droplet soliton pairs”的研究成果论文是与瑞典哥德堡大学Johan Åkerman教授合作的重要成果。这不仅是我院科研工作的重大突破,也体现了党员教师在科研领域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

蒋盛副教授一直以来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科研前沿问题,推动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在日常工作中,他不仅专注于个人科研,还积极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致力于解决集成电路领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科研工作中勇挑重担,勇攀高峰,展现了新时代党员教师的风采。

期刊简介: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是《Nature》系列子刊之一,JCR一区期刊,影响因子16.62010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发表世界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性研究进展。

图一 论文主要成果图

论文简介自旋电子学是在传统电子学基础上,利用电子的量子自旋属性实现新特性和功能的新兴学科。在当今集成电路受到速度、功耗和集成密度等方面的瓶颈制约的背景下,自旋电子学借助量子自旋自由度的非易失性、低功耗和超快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与优势,已成为“后摩尔时代”新型集成电路的重要方向之一。本论文研究了基于自旋纳米振荡器的物理机制与微波特性。通过电流和磁场的操控,首次在此结构中实验观测到磁滴子(Magnetic droplet)在自由层和参考层中的共存现象。并且通过微磁学仿真的方法,验证了磁滴子之间的相互耦合动力学行为(主要结果见图一)。该研究不但阐明了非线性孤子强相互作用的基础物理现象,而且证实了自旋纳米振荡器在“radio lighting”上新的应用前景。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6404-7

图二 第一作者蒋盛副教授照片

作者介绍:蒋盛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瑞典皇家工学院(KTH)博士,瑞典哥德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主要从事集成电路新型自旋电子器件与微电子制造工艺研究,特别是自旋纳米振荡器(STNOs)和磁随机存储器(MRAM)的物理机制及其在磁子学、微波通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Nature Communications, Nano Letters,Nanoscale,Physical Review Applied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多项。目前担任全国磁性材料与器件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