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全国“EDA进校园”第一站活动“华南理工大学-华大九天-慧科集团集成电路设计联合实验室揭牌暨集成电路训练营发布仪式”在华南理工大学励吾科技楼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正、教务处副处长张星明,微电子学院院长薛泉、副院长李斌,华大九天市场战略合作高级总监余涵、华南区业务总经理李黎、华南区业务副总经理潘鑫,慧科集团合伙人曾慜、集成电路产教融合业务CEO杜术清等嘉宾出席了仪式。活动由华工微电子学院副院长李斌主持。活动上,华南理工大学与华大九天、慧科集团共建的集成电路设计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正式揭牌,同期发布并启动了集成电路训练营。
华南理工大学-华大九天-慧科集团集成电路设计联合实验室揭牌
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但高水平领军人才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尚未解决,集成电路领域面临着“卡脖子”难题。为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加强高校集成电路和软件专业建设,加强师资队伍、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校企合作加快推进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广东省也率先布局,印发《广东省加快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人才走进高校,引导高校和企业先行先试,开展全面协同的深度校企合作。
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8-2019年版)》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缺口巨大。预计到2021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规模为72.2万人左右,其中设计业人才缺口最大,达26.8万人。在此背景下揭牌成立的集成电路设计联合实验室,瞄准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和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战略,搭建企业真实应用环境,涵盖由行业真实案例组成的课程实验和项目,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为师生提供教学、教研所需的实验场所及软硬件环境,支撑高校集成电路专业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集成电路设计人才。
中: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正 左:教务处副处长张星明 右:微电子学院院长薛泉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正在致辞中表示,华南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一直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学校先后引入国内EDA领域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龙头企业华大九天和国内高等教育和新职业教育的领军企业慧科集团开展校企战略合作,是为了与集成电路产业合作推动科学技术的新跨越式发展,构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创新链,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更好地适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需要。相信在三方共同努力下通过真诚密切的实质性合作,联合创实验室的建设会为校企合作培养英才做出新贡献、得到新经验,推动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薛泉
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薛泉指出,广东历来是改革发展的先行试点区域,华工更是奋勇争先。我院携手华大九天、慧科集团应省工信厅、教育厅推动EDA进校园的号召,启动“EDA进校园”全国第一站活动。本次实验室和训练营的落地更是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集成电路产业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举措。
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李斌主持
华大九天市场战略高级总监做《校企协同 培养集成电路领军人才》主题报告
慧科集团集成电路产教融合业务CEO杜术清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主题报告
在随后的集成电路训练营发布仪式中,华南理工大-华大九天-慧科集团集成电路之模拟IC全流程设计训练营发布并开营。本次为期两周的集成电路之模拟IC全流程设计训练营使用集成电路产业的真实案例,融入集成电路设计核心内容,包括从模拟电路的原理设计、仿真、版图设计、物理验证、寄生参数提取直至后仿真的整个流程,训练学生模拟IC设计能力,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使用方法。此外,学生们还将前往区域龙头企业进行参访,了解集成电路设计的最前沿动态及研究方向,通过真实产业项目切实提升实践能力。
训练营全体师生合影
人才强则产业强,人才资源是集成电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次实验室和训练营的落地是校企协同,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集成电路产业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举措,对于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人才发展需求,实现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集成电路产业需求间的差距,推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