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导师培训与交流系列活动】树立远大理想,深耕基础研究 ——2024年数学学院研究生导师培训与交流系列活动之五山校区专场举行

发布时间:2024-12-18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浏览次数:12


为加强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综合素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开展了2024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与交流系列活动。

12月12日下午,由研究生院主办、数学学院及新能源领域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承办的研究生导师培训与交流系列活动之数学学院专场在笃行楼506室举行。本次活动由数学学院凌黎明教授主讲,数学学院副院长何志坚教授主持,研究生院学位办副主任谢宇,数学学院党委书记吴垒,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曹家富出席活动,来自全校80余名研究生导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会议现场

  会议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由凌黎明教授作“基础学科有组织科研的开展”专题报告,分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与建议。

专家报告

  凌教授在导师的角色、导师与研究生的有序科研组织,学术论文发表与毕业论文及培养经验与感悟这四个方面做出了详尽的分享。他认为,导师是学生的学术指导者,学术监督者和职业引路人,对学生的学术生涯与人生道路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生导师应当肩负起为学生做好学术规范和道德品格的示范与管理学生专业学习的责任。关于团队的组建问题凌教授提出,选择研究生应当依据合理的标准,他着重强调拥有远大抱负是研究生应当拥有的重要品质。王阳明有曰:“心不苦,则智慧不开;身不苦,则福禄不厚勤”,也是研究生的必备素养。他强调只要学生能够做到曾国藩家训中所说的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脑勤这六勤,则必然在学术道路上能够有所收获,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勤”这一素养也是研究生导师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关于科研组织与学术论文发表方面,凌教授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小妙招。他通过给学生设置奖励,每周让学生自己制定规划并讲述这一周的工作等方法,有效地激励了学生,并起到了督促学生的作用。同时,关于如何选择发表论文的期刊和论文修改等方面,根据自己的经验提醒导师们应该注意的事项。最后,他鼓励大家,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导师最重要的还是应当锻炼自己拥有强大的内心。科研方面,老师也要自己开展科研项目,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做自己组织的核心。

交流环节

第二个环节是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导师围绕与学生相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比如学生对科研没有抱负该如何解决?导师所做的项目是否要和学生的等级不同?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等,凌教授分享了自身经验与方法,给与会导师带来启发与思考。

最后,研究生院学位办副主任谢宇向与会导师介绍了研究生培养相关政策,并提醒了经费资助情况、论文抽检结果等影响导师个人招生情况的相关事项。

据悉,自2008年以来,研究生院每年定期举行研究生导师培训与交流活动,目前已经构建起校院两级、部处联合、校区联动的导师培训与交流活动体系。2024年导师培训与交流系列活动包括新增导师培训与交流会议及3场次院(系)导师培训与交流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