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定位(概述专业内涵,以及专业在学科、行业、社会发展中的定位)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数学素养,掌握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统计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能从事与数学、统计等相关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能在金融、会计、科技、互联网行业、软件、通讯等系统,从事企业管理、数据分析与风险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工作。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和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华南理工大学数学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该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位列全国并列第19位。
2.培养目标(立足本校办学特色,阐释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数学及应用数学领域的重基础、宽知识、强能力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高级人才。
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能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统计思想、数学建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分析随机数据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3.培养规格(明确专业的学制学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等)。
本专业学制为4年,按要求修完170学分(至少包含公共基础必修课60学分,公共基础通识课10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46.5学分,专业选修课21.5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27学分和选修5学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课程体系(简要介绍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并罗列核心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
数学学院实行大类培养,新生入学一学年后再进行分流选专业,在本专业模块中可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方向或统计学方向。
本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公共基础课为全校所有学生都需要修的政治、体育、英语、军事理论等课程,还包括大学物理、计算机类课程,具体课程及要求参见培养方案。
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近世代数、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课程。
本专业特色课程有:走进现代代数学和几何学(新生研讨课),数学模型(专题研讨课),微分方程思想方法选讲(学科前沿课)、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学科前沿课)、数学分析选讲(竞教结合)、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选讲(竞教结合)、数学模型(竞教结合)、数理统计(双语课)、随机过程(双语)、测度论(本研共享课)、高等统计(本研共享课)、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创新实践课)和数学技术实践(劳动教育课)。
5.师资队伍(简要介绍师资队伍结构,包括教师队伍数量、职称、学科背景等)
本专业办学条件良好、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2人,讲师9人,包括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自然卓越项目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广东省教学名师、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杰青等高层次人才十余人,组成了一支教学科研双优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6.教学条件(简要介绍教学设施情况,包括教学设备、实验室、实习基地等)
本专业所依托的数学学科建有“国家工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广东省数学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量子科学与工程联合实验室”,并与兄弟院校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数学中心”。
本专业与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汉得公司、汇丰数据有限公司、国信证券、未来大数据实验室等公建实习基地。
数学学院拥有105平方米的图书资料室,共有图书6667册、英文黄皮书1838册。丰富的藏书和网络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的学习工作需要。近年,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以及邀请国内外专家400人次来访问讲学,包括菲尔兹奖获得者2人、院士14人。加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已经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南特大学等大学开展本硕联合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