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介绍

数学类“强基计划”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1-12-30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浏览次数:10160

1.专业定位(概述专业内涵,以及专业在学科、行业、社会发展中的定位)

本专业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地缘和经济优势,立足数学科学前沿,厚基础重创新,注重科教融合,突出数学与应用学科的交叉,探索“数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湾区数学及前沿交叉领域输送高素质人才,赋能新工科快速发展,助力国家重大需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和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华南理工大学数学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该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位列全国并列第19位。

2.培养目标(立足本校办学特色,阐释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数学类“强基计划”专业立足数学学科前沿,培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

毕业生以“勇攀科学高峰,引领学科未来”为长期奋斗目标,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宽广的数学理论知识,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趋势,有很强的运用数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潜在能力。

数学类“强基计划”班的毕业生大部分要攻读数学专业的研究生,也可以攻读与数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使之具备进一步从事数学及应用数学各个领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

3.培养规格(明确专业的学制学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等)

数学类“强基计划”专业,分为三种培养模式,即4年制(本科)、3+1+2年制(本硕连读)和3+1+4年制(本硕博连读)。其中4年制(本科)本科阶段,毕业时须修满170学分并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3+1+2年制(本硕连读)中硕士阶段学制2年,毕业时须修满36学分,学术成果达到硕士培养计划的要求,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毕业生授予理学硕士学位。3+1+4年制(本硕博连读)中博士阶段学制4年,毕业时须修满17学分,学术成果达到博士培养计划的要求,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毕业生授予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要求方面,要求毕业生(4年制)具备:(1)职业道德与规范: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2)自然科学与人文素养: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3)专业知识与素养: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专业领域知识,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4)分析与解决问题: 运用数学与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5)研究:熟悉高级专业知识,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理论及应用问题进行研究;(6)沟通:能够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7)团队合作: 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能够承担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8)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4.课程体系(简要介绍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并罗列核心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集中实践教学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论、近世代数、点集拓扑学、数学物理方程。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技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数学技术实践、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值分析课程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数学模型课程设计、数据挖掘与统计决策课程设计、统计学习与智能处理方法课程设计、大数据应用课程设计、微分方程数值解课程设计、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本科毕业设计。

本专业另开设系列特色课程,包括:新生研讨课:走进现代代数学和几何学、动力系统中的某些分支问题;全英语教学课:微分方程定性方法与数值模拟、现代分析基础、统计学;双语教学课程:数理统计、数值优化算法、随机过程;研究型课程:微分方程定性方法与数值模拟;学科前沿课程:微分方程思想方法选讲、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竞教结合课程: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选讲、数学模型;专题研讨课:数学模型;本研贯通课:现代分析基础、Sobolev空间、代数学基础;创新实践课: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创业教育课:市场调查与预测。

本专业注重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精品资源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持省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8项;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广东省精品课程、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广东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9门高质量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5.师资队伍(简要介绍师资队伍结构,包括教师队伍数量、职称、学科背景等)

本专业办学条件良好、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2人,讲师9人,包括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自然卓越项目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广东省教学名师、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杰青等高层次人才十余人,组成了一支教学科研双优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6.教学条件(简要介绍教学设施情况,包括教学设备、实验室、实习基地等)

本专业所依托的数学学科建有“国家工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广东省数学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量子科学与工程联合实验室”,并与兄弟院校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数学中心”。

本学科拥有105平方米的图书资料室,共有图书6667册、英文黄皮书1838册。丰富的藏书和网络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的学习工作需要。近年,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以及邀请国内外专家400多人次来访问讲学,包括菲尔兹奖获得者2人、院士14人。

本专业与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汉得公司、汇丰数据有限公司、国信证券、未来大数据实验室等公建实习基地。

7.特色个性化培养

数学类“强基计划”专业在招生入学、考核评估、动态进出、导师选择、奖助学金、免试推荐研究生、公派留学等方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本专业为每位学生配备教学名师或知名学者担任其导师,采用小班教学的模式,学生实行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办法,加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推进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南特大学等大学开展本硕联合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