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数学技术一般指实现数学运算、推理、应用的信息技术,它总是伴随着数学的进步而进步,是数学与技术以灵巧方式组合而成的二者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数学的原理、思想、方法与技术结合所形成的数学技术本质上就是一种高科技,数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和突破都是技术(当然包括科学)有大的发展与进步的前奏,而事实是数学的发展往往超前于重大技术的发现而走在前面。
现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快速地传送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数学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数学技术在科学、工程、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应用深入广泛。为了帮助理工科学生了解数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数学学科与工程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交叉,在大学生中倡导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与工科深度融合的良好氛围,华南理工大学在2014年成功举办了首届数学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受到了华工学子们的积极响应和热烈追捧。今年将再接再厉,举办第二届,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及意义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生数学技术应用创新大赛是面向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的数学技术应用创新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广大学生学习数学技术、应用数学软件的积极性,借助计算机对数据流进行缩成和可视化,根据需要建立起适当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研究性质和计算形成软件然后通过计算机设计、制造、控制、运行、试验与分析等操作活动对复杂现象的进行建模仿真,提高运用数学技术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数学技术创新应用水平。
二、参加人员及要求
各有关院系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均可报名,专业不限。参赛者以自由组队参赛,每队选手3位,均为本科生的组成参赛队。
三、参赛论文选题的范围和要求
本次参赛论文的主题是“数学技术实验”,参赛题目将于2015年3月初发布,题目将涉及数字信号处理、材料力学(含工程力学)、高分子物理、机械原理等领域,参赛者需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为自己的参赛论文选取具体名称,标题或者副标题中须带有“数学技术实验”这一关键词,参赛者需结合专业实验共同开发数学技术实验案例,在工程实体实验中加入数学模拟仿真,在理论分析和实体实验之间建立了一个桥梁,对理论分析给予有力补充,又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思维实验成为可能,同时,也可以通过仿真结果与实体实验结果相互对比,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获得创新性结果。
本次大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5年3月10日至2015年4月10日)为数学技术实验论文撰写阶段,参赛者须在规定的截止日期之前(2015年4月10日)按照要求提交参赛论文;该阶段以匿名评审的方式进行,以选题的有效性、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第二阶段(2015年4月底)为论文答辩阶段,入选参赛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对所做参赛论文进行自述、并演示模拟仿真和回答答辩专家的提问,以考核参赛论文的原创性、合理性和正确性。
参赛者须公开数据来源,提交原始数据包和数据分析程序。大赛要求参赛者提交承诺书,承诺参赛论文是在赛期(2015年3月10日至2015年4月10日)由所有参赛队员共同参与原创的,大赛要求参赛论文使用Matlab、SAS分析软件。
四、论文要求
论文要求包括论文题目、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和数据包五个部分。其中,摘要应包括选题思路、数据来源,正文应包括问题描述、指标选择、数据描述、模型建立、求解和检验、模型结果分析解释等内容。数据包中应包括所收集、使用的数据,收集过程或数据出处,以及数据分析程序。题目用Word文本格式,中文字使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用Roman字体5号字,数学符号用MathType输入。论文字符数一般在2万个以内。
五、提交形式
请各参赛队于2015年2月1日至3月10日之前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报名,2015年4月10日提交论文(mtlabcenter@163.com),同时提交经签字盖章的报名表、承诺书(见附件)及一份纸介质论文。逾期恕不受理。
通讯地址: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
收件人:丁为建,020-87110440
六、奖项设置
本届大赛将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6名,优胜奖若干。特别优秀的设立特等奖。
所有参赛学生可获得1个创新学分。
大赛组委会负责公示获奖论文,发布比赛结果,颁发获奖证书。
为帮助参赛选手了解数学技术应用创新大赛有关情况,数学学院将提供Matlab、SAS分析等数学软件的使用免费培训和咨询,数学技术应用建模资料推荐等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