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杂志: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新道路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发布时间:2023-02-10

环球杂志2月10日讯  本着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华南理工大学在全国率先全面探索“在地国际化”,在办学理念、学术机制、人事制度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

2017年,在世界顶级科研机构工作的殷盼超毅然回国。他选择了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共建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这一年,也是华南理工大学在广州国际校区全面探索“在地国际化”的启动年。学校在办学理念、学术机制、人事制度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通过“在地国际化”与“跨国交流合作”双轨并行,集聚了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拓展了前沿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对国家和区域发展产生了强大的人才和科研支撑力量,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道路初现雏形。

2020年11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调研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创新办学理念:党委领导下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地处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抓住时代机遇,四方共建广州国际校区,全面探索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新道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场生动实践。

相较于以“师生跨境流动”为主要标志的传统国际化,在地国际化具有“立足本土本校”“面向全体学生”“有效提升全体学生国际化和跨文化素养”等特征。如何有效实施?首先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这是广州国际校区谋划之初摆在华南理工大学面前的崭新课题。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广州国际校区采用“中方为主、国际协同”新机制。“中方为主”,关注办学方向,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国际协同”,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新模式,每个学院都与一所或若干所世界一流高校开展合作,引入全球高端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

在这样的办学思路指导下,学校首先通过大学章程给广州国际校区充分“赋权”,包括且不限于政策独立制定、人员独立配备、财务独立核算、资产独立管理、内设机构独立设置、学科专业独立布局、教学科研独立开展、招生制度独立制定等。

在组织架构上,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由党政机构、服务支撑系统、学术系统以及书院系统组成,其中党政机构下设校区管委会和校区党委,坚持党的领导。

广州国际校区实行国际通行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由教育部、广州市、知名企业、国际合作学校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共同组成理事会,负责确定校区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方向与领域、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及其他重大事项。理事会下设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咨询顾问委员会等若干专业委员会,负责学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与科学研究等事项。例如,前沿软物质学院第一届国际学术委员会由8名中、美、日、欧相关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院士组成,助推学院在软物质研究领域达到并保持世界一流研究水平。

创新学术机制:搭建产教融合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

大一刚入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的李金鹏就收到一份“超纲”的作业通知:专业基础课《工程导论》的课程作业,需要亲手设计制作一个机器人,并与其他团队同场竞技,且作品答辩使用全英文。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是广州国际校区首批成立的学院之一,以智能工程领域的世界著名学者、美国密西根大学吴贤铭教授的姓名冠名。该学院引入密西根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与世界知名高校接轨的国际化教育。

接下来的3个月里,李金鹏和团队成员分工合作,从结构设计到物料采购,从三维建模到3D打印,从程序编写到功能测试,“每一个零件都被改过三四次,但每当克服了问题便会很有成就感。”最终,他们制作的机器人夺取了冠军。

广州国际校区学生在做实验

广州国际校区每个学院都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应学院和学科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合作。其课堂采用小班化、全英授课的探究式教学,课外教育采取“书院制+全员导师制”,打造新工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面向国际前沿基础研究和国家区域战略需求,广州国际校区重点布局新兴交叉学科或学科新方向,紧紧围绕高端制造、生命科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建设新工科学院,同时以“学院+若干研究院”模式构筑交叉学科群。目前,挂牌成立了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前沿软物质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立的未来技术学院。校区还投入21亿元以建立7个世界领先的学科平台和研发中心。

广州国际校区深度参与了学校沿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布局的“五院一园一室”协同创新体系,围绕卡脖子技术难题,提前部署基础研究,强化有组织科研,持续推进产学研融合,实现研究聚焦的久久为功,形成研究关键进程的持续发力;建强“学院+高端研究院+行业联盟”的产教融合方式,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创新与技术体系相适应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现科技成果由体制内循环向“内外双循环”的转变。

目前,校区已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博世互联工业三方共建工业4.0创新技术中心;已建成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格雷格·塞门扎领衔的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肿瘤微环境研究所、美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前沿软物质学院和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的自旋科技研究院等产学研融合平台。

创新人事制度:对标世界一流兼具中国特色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预聘长聘终身教职制为主,中国特色事业编制为辅的人事机制体制,推动全链条人事制度改革。在新进教师的招聘准入、培养、岗位晋升方面,逐步形成并优化较为成熟完备的遴选、聘任程序。

对于第一资源的人才,要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广州国际校区遵循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对各系列职位结构与能力要求的共识,对学术职位进行科学规划,完成系统化的顶层制度设计。此外,根据所承担国际化教育教学和交叉科学研究特点,允许“一院一策”“一院多策”,针对不同系列、不同学科特点的教师职位制定了差异化的聘用方式、聘用条件、评价标准和保障体系,实现人才队伍增长方式由规模到质量、岗位聘用管理由身份到岗位的改变。

2021年9月25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左三)调研华南理工大学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广州国际校区已成为高端人才磁石,大批学术大师和科研团队集聚在这里。截至目前,校区已引进两院院士、海外发达国家院士和学术大师在内的高层次人才150余人。新聘师资队伍100%具有海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经历,其中直接从海外引进人员占92%,高层次人才超过60%。

“生逢伟大的时代是人生之幸。”来到广州国际校区,殷盼超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他在国内率先开辟《散射方法概论》课程,为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输送紧缺的人才,同时形成了系统性的新材料设计理念,指导相关材料的设计和加工。

殷盼超所在的团队是学校软物质先进功能材料研发创新团队,是校区整建制、团队式引才,打造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的一个缩影。这支团队由美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已汇聚了一支年轻化、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力量。团队与多家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发光学补偿膜材料等应用研究,打破国外垄断,形成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

“双轨并行”:在地国际化+跨国交流合作

华南理工大学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教育资源及要素,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实施“在地国际化”与“跨国交流合作”双轨并行国际化办学新路径,加快推进“双一流”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

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学校要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之路。广州国际校区实施在地国际化办学,并不意味着关起门来搞教育,而是鼓励开展更加广泛的国际协同与创新,既要学习借鉴世界上的先进经验,又要结合我国实际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将其转化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着力点和生长点。

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融互通,是在地国际化培养的一大助力。华南理工大学与美国罗格斯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互设海外教育(交流)基地,与罗格斯大学创设性共建海外名校合授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落地共享,惠及广州国际校区2021级全体学生。邀请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顶尖高校教授开设20余个寒暑期线上课程,不断扩大学生全球视野。

罗格斯大学是华南理工大学全面合作伙伴,过去的15年里,双方共建中美创新学院,已有300余名华南理工学生完成了两校双学位项目,两校教师互动频繁,合作成果颇丰。疫情爆发后,两校启动ROSE借读项目,接收4批罗格斯大学中国籍大一新生来校学习。该项目实现了中外教学和管理团队的深度融合,以及双方教学体系和课程的互融共建,教学效果显著,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在地国际化办学的成功实践之一。

广州国际校区高度重视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学、先进材料等新兴交叉专业搭建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大力派出优秀学生,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德国英戈尔施塔特工业技术大学赠送蒸汽车模型

目前,校区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的多所名校签署学位项目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国际成长环境和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务的机会。据统计,广州国际校区学生目前可参与的优质海外交流项目达130多个。2021年,校区开始派出学生赴境外参加学位项目学习,2022年派出人数大幅增长。

2020年11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华南理工大学调研,要求学校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新工科建设,在“书院制”和“全员导师制”方面加强探索,实现内涵式发展,勇当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和国家发展的能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放眼未来,在国家推动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征程中,华南理工大学将牢记嘱托,紧抓“双一流”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等战略机遇,集聚优质国际化办学资源,创新合作交流途径与模式,开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