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韩鹤友教授来院分享纳米材料的最新应用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发布时间:2018-09-18

9月15日下午,受软物质研究院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韩鹤友教授来院作主题为“纳米生物探针的创制新策略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的开发和最新应用。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韩鹤友教授来院作主题为“纳米生物探针的创制新策略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0.1-100 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实际应用于包括医疗、机械、环保、工业等方面。韩鹤友教授长期从事纳米材料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旨在用新型功能纳米材料,解决在农业、食品以及生物中的分析检测问题,为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理论,推动该领域突破性的发展。         
报告会上,韩鹤友教授分别从纳米生物器件合成及组装、纳米生物分析应用、纳米材料生物效应和纳米材料生物成像等几个研究方向作了详细介绍。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韩鹤友教授课题组通过将Ag NPs沉积于3D PDMS纳米触角阵列上得到了一种非常灵活柔软有弹性的SERS基底。这种SERS基底具有无数纳米尺度的“触角”(约6.7×108个/cm2),因而被称为仿壁虎脚的纳米触角SERS基底。快速采样和多组分检测对于农药残留分析至关重要。这些高密度的“触角”能轻易地到达实际样品表面的微小区域实现目标分子的高效采集。通过G-SERS基底直接、高效采样,实现了黄瓜、苹果和葡萄表面福美双、甲基对硫磷、孔雀石绿以及它们的多组分残留的快速、可靠检测。他们还利用一种绿色环保的合成方法来制备纳米催化剂。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其中电催化乙醇氧化的质量活性为商业钯碳的6.15倍,电催化甲酸氧化的质量活性为商业钯碳的6.58倍。最后,韩鹤友教授还介绍了肿瘤微酸环境响应嵌合肽实现纳米粒子形貌转变增强肿瘤吞噬的光动力治疗方法。

学术报告现场

报告结束后,在场教师与学生就农业纳米科技的相关问题与韩鹤友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甚至有学生现场大呼“受益匪浅”。(图文/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