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高交会以“科技引领发展,产业融合聚变”为主题,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家知名企业与国际组织参展。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6项特色创新成果亮相“广东展团”展区。
此次参展的成果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食品健康等多个产业领域,包括“深远海风电场无人机智能自助巡查关键技术与系统装置”“铝加工(深井铸造)智慧安全生产管理平台”“智能膝踝足生物力学护具”“餐厨垃圾生态高值化利用技术与设备”“多源交通信息检测系统”和“具备功能特性的食品复配酶制剂”。

参展现场
参展期间,参展的项目技术人员热情接待前来咨询的企事业单位代表,进行演示讲解和现场交流,探讨相关技术与企业的具体应用需求及合作。

现场交流
其中“餐厨垃圾生态高值化利用技术与设备”研发团队获技术应用方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邀约,同时参加了高交会“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水务博览会”会场展览,该技术已在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功产业化应用,经济价值超千万元。

团队参展现场
通过参加本次高交会,不仅充分展示宣传了研究院研发团队和孵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同时还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将有效地推动研究院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图文/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
附:参展项目介绍
“深远海风电场无人机智能自助巡查关键技术与系统装置”解决了深远海风电场人工巡检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行业痛点问题。研发了在风电场不停机状态场景下,无人机智能自主巡检算法及风电机组360度全覆盖缺陷检测算法。集成开发了远程控制云平台,实现全球首套深远海风电场无人机多模态智能巡检系统研制。该成果由团队联合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获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六大产业)项目支持,能有效促进海上风电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海上风电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铝加工(深井铸造)智慧安全生产管理平台”针对工贸企业生产过程存在的信息孤岛严重、安全隐患监测缺失、事故追溯难度大、可视化程度低等痛点问题,采用“集中式监管+移动式巡检”的模式和先进的漏铝识别算法,构建AI安全大脑,实现多类风险预警、多级风险管控、多维安全监管,提升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熔铸车间本质安全生产和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成果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名单,具备较强技术创新性、应用效果实用性和行业推广示范性。
“智能膝踝足生物力学护具”主要应用于老人或患者的下肢肌力不足,徒步、登山、长途行走等人群的下肢关节保护。通过生物力学及生物医用材料的结构设计、康复工程、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等技术研发,使得护具结构生物力学适配轻量优化,并置入可穿戴检测模块,便于及时检查调整。通过材料和结构的力学代偿作用,该成果可有效保护下肢的肌肉、韧带、关节等健康,轻便穿戴,穿戴后不影响鞋裤,可检测运动信息,提供运动分析和跌倒预警。
“餐厨垃圾生态高值化利用技术与设备”针对餐厨垃圾含有高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处理难度大等痛点。可将三相分离后的餐厨垃圾和厌氧反应后的餐厨沼渣制备成市场价值颇高的烧烤碳,同时捕获和固化大量的碳(碳汇),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厨余垃圾碳化破解了中餐厨余垃圾含油含盐高,难处理的问题。主体设备微负压运行,安全性高;完全自主产权;模块化;易维护;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
“多源交通信息检测系统”采用国内首创的多传感器融合检测技术,对交通信息采集、传感器、单片机控制、以及物联网等技术进行集成,提供各MCU处理模块代码下载接口,开放各传感器检测算法源代码,自主开发的上位机软件用于显示、存储、检测各类原始数据,实现各种传感器的波形显示,管理实验箱各种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可单通道和多通道协作,可对交通流数据统计分析,能极大地支持智慧交通领域技术业务数据支撑。
“具备功能特性的食品复配酶制剂”为纯酶制剂,应用于面包制作,利用酶制剂的高效专一性能,多种酶制剂的协同增效作用,改善面包组织,增加面包柔软度,不含化学添加剂,可满足清洁标签要求。此外,在上述基础上研发出具备生物防腐功能的复配产品,可作为脱氢乙酸钠的替代方案,不含化学添加剂,可满足清洁标签要求,尤其适合工业长保产品。近年该成果孵化企业取得10项授权专利,并成功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定。
编辑:何 刚
校对:薛 康
审核:吴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