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是我国高等学校最早从事计算机科研与教学的单位之一。1958年,开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成功研制出华南地区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其后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俄汉翻译机。1960年,设立计算机专业。1981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01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IEEE广州分会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201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教育部国家一流专业。202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2021年,成功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计算机学科类拔尖计划2.0基地。2022年5月,计算机科学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继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后第5个跻身全球前1‰的学科。


学院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个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类别);1个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类别)。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广东省重点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网络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一流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信息安全(广东省一流专业)3个本科专业。学院目前在读学生共236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93人,硕士研究生586人,本科生1588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09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7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9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95%45岁以下教师专任教师比例46%。人才队伍中,拥有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IEEE Fellow 2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4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广东省杰青8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兼职教授2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后备力量强。


学院拥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省级创新平台1个。学院按学科研究方向组建了10个学术科研团队,分别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与图形图像处理、网络空间安全与软件可靠性保等领域开展研究,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项目等科研项目,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学院作为主要单位参与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和“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重大项目建设。近三年来,合同经费1.17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710篇,授权发明专利323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学院已成为国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自办学成立以来,已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计算机精英人才,优秀校友遍及海内外,已培养众多业界精英、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包括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终身荣誉顾问、腾讯学堂荣誉院长张志东、UC公司创始人、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被福布斯评为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的有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陈第、ACM杰出科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陶宇飞、国家杰出青年、暨南大学教授、副校长翁健、广州森季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荔枝微课CEO黄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