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优化提升工程”(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之一),联合广州地区高校与普通高中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局协同育人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经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专家评审及市教育局审定,由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实验中学联合申报的协同育人项目——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成功立项。广东实验中学为此特别邀请了欧洲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教授为广东实验中学高一学子带来一堂人工智能的科普讲座,并且正式聘请其担任广东实验中学“大中衔接先修课程”的特邀嘉宾,以及科学副校长兼首席科学家的职位。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还有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浩文老师,李粤副教授,辅导员陈健、彭国峻。
图为陈俊龙教授与全汉炎书记友好交谈
3月12日,欧洲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教授来到广东实验中学,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广东实验中学的蔡骘校长与陈俊龙教授共同参与了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实验中学中学生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签约活动。随后,广东实验中学的全汉炎书记与蔡骘校长向陈俊龙教授颁发了聘书,正式聘请其担任广东实验中学“大中衔接先修课程”的特邀嘉宾,以及科学副校长兼首席科学家的职位,此举为双方未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紧接着,在全体师生的见证下,举行了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实验中学中学生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揭牌仪式。
图为陈俊龙教授与蔡骘校长为中学生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签约
图为全焕炎书记与蔡骘校长为陈俊龙教授颁发聘书
图为陈俊龙教授所获聘书
图为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实验中学
中学生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仪式
陈俊龙教授以“千方百智:浅谈人工智能赋能与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的现实生活应用及其背后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为高中生们带来了一堂人工智能发展的知识盛宴。广东实验中学不仅召集全体高一学生线下参与讲座,更为集团所属其他高中开设现场直播收听讲座,线上线下参会学生近4000人。
在座无虚席的讲堂上,掌声和惊叹声此起彼伏。陈俊龙院士分享的关于AI换脸、变声等高级AI骗局的案例,使学生们对高科技技术应用的利与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所分享的人工智能在采摘、人脸识别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人工智能在促进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介绍Deepseek时,学生们对这一创新可能引发的广泛人类工作替代现象表示震撼。
图为陈俊龙教授科普讲座现场
陈俊龙教授提到,最近兴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列的应用及平台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整个信息产业。这些实例平台需要海量的数据、强大的算力、及优良算法的支撑。
图为现场提问的学生
讲座圆满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向陈俊龙院士提出问题,以期深入交流。“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各行各业是否都将面临颠覆性的变革?”“何种特性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下一个引领世界潮流的焦点?”“在大学学习期间,我们能否掌握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陈俊龙院士对同学们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他回答道:“人工智能的崛起势不可挡。对于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同学,我诚挚地邀请你们前往华南理工大学,与我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发展的广阔前景。”
图为陈俊龙教授为学生解答问题
学校相关负责人阐述,本次讲座为学生开启了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知识的门扉,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点燃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渴望与热情,对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热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