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案目的
为贯彻消防安全“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推进消防“四个能力”建设,普及消防管理人员消防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全院师生的安全防火意识,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确保在发生意外时,各项应急措施能高效、有序的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华南理工大学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我院消防应急方案能够顺利、安全的实施,设立指挥协调组和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1、指挥协调组:由学院消防安全管理人总体指挥,安全员现场指挥灭火、疏散等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灭火、疏散行动能够按照预案顺利进行。
2、灭火行动组:由学院全体人员组成,灭火行动组主要负责本院一般初级火灾的扑救工作。
3、通讯联络组:由学院办公室全体人员组成,负责通信联络及各部门工作的统一协调。
4、疏散引导组:由实验中心全体人员组成,负责疏散着火现场人员到安全地方,并引导消防车及消防人员进入着火现场,负责现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看守抢救出来的物资,以保证灭火行动顺利进行。
5、安全防护救护组:由学院办公室全体人员组成,负责救护受伤人员,并配合专职消防人员及医护人员救护抢险火场被困伤员,以及现场抢修、恢复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处置程序
1、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1)当火灾发生初期,起火部位师生等要及时按下楼层内红色消防手动报警按钮、通知物业值班工作人员、周边实验室师生,并拨打学院安全员、实验室负责人及紧急联系人的电话。
(2)报警人拨打电话报警时要冷静,语言清晰,讲清火源发生地点着火部位及房间号、说明什么物质着火,有无人员被困、留下报警人姓名、身份,通知有关人员做好迎接消防车的各项准备工作。
(3)学院安全员接到报警后,指导报警人了解火情,通知通讯联络组,向学院消防安全管理员及学校保卫处报告。针对可控制的小火情则指挥灭火行动组扑救灭火,针对无法控制的大火情则指挥疏散撤离。
(4)通讯联络组接到报警后,通知本预案的5个小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
2、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与措施
(1)疏散引导组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着火现场组织疏散。根据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疏通紧急疏散通道,先疏散现场员工,再疏散危险物品及其他物资。
(2)疏散引导组引导学生从最近的安全通道撤离,不贪婪财物,不得乘坐电梯。派员负责引导消防车及消防人员进入着火现场,派负责灭火现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
(3)紧急疏散广播稿如下:大家请注意,大楼某层发生火灾事故,消防人员正在进行扑救,请迅速离开现场,疏散前请保管好自己的财物,疏散时请不要乘坐电梯,请按疏散指示方向走消防疏散通道,疏散地点在学院大楼门口广场空地,疏散完毕后各单位及时清点人数,谢谢你的合作。
3、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 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战机,迅速取出灭火器进行灭火, 防止火情进一步扩大。如果是电器引起的火灾,首先切断总电源,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使用水来灭火。
(2) 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再开展全面扑救。火场如有人受困,要坚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
(3) 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先将干粉灭火器上下颠倒2-3次,除掉铅封拔下保险捎,保持灭火器处于竖直状态,站在距离火焰2米的地方,对准火焰根部用力压下压把, 喷射干粉覆盖整个燃烧区。
(4)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 除掉铅封拔下保险捎,站在距火源2米的地方,左手拿着喇叭筒,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对着火源根部喷射,并不断推前,直至把火焰扑灭。
4、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 通讯联络组要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及时准确地将各种指令、情况及信息上传下达。通讯联络组成员随时向指挥协调组转达火场信息和传达指挥命令。
(2)防护救护组要对大楼实行警戒,保证消防车行进畅通无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对受伤人员及时抢救,对受伤严重的及时拨打“120 急救电话。配合专职消防队员及医护人员抢救火场内被困伤员及重要物资。
(3)防护救护组安置好撤离出大楼的师生,维持秩序。通讯联络组清点人数,确认学院大楼内的师生全都安全撤离。
四、善后工作
(1)火灾事故消除,灭火结束后保护火灾现场不被破坏,配合调查人员做好事故现场调查工作。火灾事故现场师生会同学院消防安全管理人、实验中心主任和安全员详细记录火灾事故发生日志,记录火灾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经过以及其它相关情况,做到有案可查,同时引以为鉴。
(2)事故查清后,编写结案处理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和人员伤亡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调查经过、对调查的证据材料的分析、对事故性质的认定和结论,以及对事故制造者或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上报上级部门处理。